创意开发也应掌握尺度
“当前非遗产品的创作生产中仍存在着主题较为单调、表现形式单一、题材和风格较为老旧、作品互相模仿等问题。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把传统因素转化成丰富多彩的现代品牌,让更多的非遗元素进入当代人的生活,让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强调,文化部鼓励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提高非遗产品的创作设计水平。
创意为非遗产品打开了一扇窗,让传统的技艺与服饰、邮品、家居用品等相结合,转化为新型工艺品,满足了各消费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非遗衍生品的创意设计还启发了传承人要拓展、丰富非遗主题及表现形式,扩大应用范围,挖掘出非遗的多重价值,生产更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作品。
当然,对非遗衍生品的利用和开发必须尊重其形式和内涵,不能随意歪曲和破坏。归根结底非遗本身所凝结的文化内涵才是其衍生品的核心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所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强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37条的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但一切的前提是,必须确保对非遗项目进行的开发是不走样、不变形的。
南京大学教授徐艺乙同样认为,对非遗元素进行的创新与再创造是值得鼓励的,需要注意与杜绝的是把遗产直接拿去变成产业。“因为遗产的保护是有规则的,需要保持其本真性和整体性。如果在产业开发的过程中违反了这两个原则,就是对遗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