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场“配角”转正
从2010年春拍开始,西泠拍卖就推出了名人信札手迹专场。2014秋拍共设立了三个中外名人手迹专场,合计成交总额达6979万元,创国内市场名人信札拍卖纪录。
其中国内部分,一件有特殊意义和故事的拍品——徐志摩《结婚日记》,为其与陆小曼结婚当年的日记原稿,该稿从未露面发表,是重要的新文学手稿,以高于估价一倍241.5万成交,创徐志摩手稿个人成交最高纪录。学者章士钊一批重要信件书稿亮相,均高于起拍价数倍成交。章氏遗稿《论衡》批校本9万起拍,69万成交;章士钊致毛泽东探讨其晚年力作《柳文指要》的书信底稿,首度露面,10万起拍,95万成交,展现出书法、学术、史料多重价值。
在外国手稿专场,创西方信札手稿中国拍卖纪录的马克思手稿作于1881年,为其晚年极为重要的亲笔信。该信自1934年俄文版《马克思年表》著录以来,在最早的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内全文出版,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最重要的马克思手稿。此原稿的出现可校正中文版翻译中的错误。该信提及恩格斯、探讨十九世纪进步思想、提及妻子燕妮等等,内容丰富,流传有序。据介绍,马克思晚年的手稿及书信骤然减少,贫病交加几乎使其不能进行长时间写作,故其思想只能通过与友人之间的少量通信得以窥见。他的每一封信都弥足珍贵。
2013年是名人信札以及手稿拍卖勃兴的一年。这一年中,高价拍品贯穿于春拍和秋拍:在中国嘉德春拍中,鲁迅《古小说钩沈》手稿估价60万至65万元,成交价为690万元;在中国嘉德的秋拍中,鲁迅1934年6月8日致陶亢德的一封信,估价180万至220万元,成交价则达到65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