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
文物修复人才不易招
小李所在的深圳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部,共有6名工作人员,负责统筹的深圳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卢燕玲算是其中最资深的一位文物保护修复人员了,她与这项工作结缘也有20余年的时间。曾在甘肃博物馆工作数年的她于2007年深圳博物馆新馆筹建之时来深,成为文物保护修复部的元老,2008年,两位化学专业硕士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之后陆续有主修材料等专业的毕业生加入,卢燕玲所在的文物保护修复团队正式扩展到6个人。
“人还是少了些,目前最理想的状态是10个人左右。”卢燕玲告诉记者,虽然深圳是新兴城市,不像西安、河南、甘肃等馆藏文物多,但深圳博物馆近年来所征集来的文物以及海关罚没、移交的文物也不少,其中还有许多广东传世民俗文物。这些文物许多都亟待修复,日常维护和保养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但目前招人却很难。“主要是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较少,即便很多学化学、材料相关专业的,在进行事业单位统一招考时限定太宽泛,不能写明文化保护专业,往往不容易招到合适的人”。
为了适应文物修复工作的需要,卢燕玲尽量让经验尚浅的同事多接触不同类型的文物修复工作,也会根据不同人的专长安排参加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各类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技能。“文物的保护修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应适当增加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