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的艺术家丧失了自信?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的艺术家习惯了向外做局邀名后回家称大?没有了自信,就容易迷失在外界的评判标准、 屈从于外界的话语权威之中,也容易进入“留过洋的和尚好念经”的误区。在上世纪90年代我还在求学时,有教授打趣说“中国文学的博士学位最好也能是剑桥 的”,笑话是极端了些,从中显现的逻辑则是:中国本土的自信和标准,无比脆弱和混乱。
并不是说中国艺术家对名利无底线的卑躬屈膝就活该受到大肆鞭挞,相反他们多数是很可怜很卑微的一个群体。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卢浮宫、大英博物 馆、蓬皮杜艺术中心、古根海姆美术馆这种权威级别的艺术机构和艺术标准?权威的艺术标准并不以藏品数量作为核心要件,而是以对艺术本身的“天真、轴劲”为 前提的。中国艺术家的困苦是在:一方面掌握有艺术话语权和定位权的建设者面对艺术家时通常会首先考量他的知名度、影响力,因此艺术家最好是拥有极高的知名 度影响力;另外一方面是国内完全没有站得住脚的(当代)艺术权威机构,更不用说比肩卢浮宫的级别,在国内没有机构可以带来有公信力的知名度,因而,在基准 性的生存、发展层面,艺术家们只能不择手段去“墙外”寻找镀金机会——他们被逼得不能“天真”只能“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