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康有为梁启超书法作品:拍场并茂后市可期

康有为梁启超书法作品:拍场并茂后市可期

2015-01-04 14:34 文章来源:中国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康有为与梁启超,在身份上是师徒,在学养上是同志,在阵营里是对手。两人一起在清末民初的历史变革之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们的人生经历赋予了他们书法创作以更多的“字外功夫”。康有为以“尊碑拟帖”的惊人之论横扫书坛,同时也奠定了自己在中国书法史中的独特地位;梁启超弃政从文,在人生的最后10年中将毕生的经历化作张张稿纸、本本著作。因此,他们遗留下来的只字片纸,无不值得收集和宝藏。而纵观当前二人的拍场行情,其作品还远未达到他们所应该具有的价值,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名师高徒  政见各异

  1879年,22岁的康有为在游历了被英国殖民统治近40年的香港之后,对于西方文明有了感官上的认识,并开始钻研西方的科学知识,逐渐成长为当时学术、思想界的先行者之一。随着对西学的不断了解与深入,康有为凭借着良好的口才和演讲能力,通过对当时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分析以及提出的沟通民情、改革法律的种种方案,开始赢得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1890年春,年仅18岁的新科举人梁启超拜访了已33岁的“老监生”康有为。二人见面聊了好几个时辰,梁启超后来追忆这段往事时说,康有为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当头棒喝之后,使他一时不知所措,以前所学的不过是应付科举考试的敲门砖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学问。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毅然决定拜监生康有为为师。这种前无古人的举动,更加扩大了康有为的影响。此后,康有为开始在长兴里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梁启超说“一生学问之得力,皆在此年。”师从康有为,不仅是梁启超从政生涯的开始,而且也是他进入学问殿堂的起点。此后,梁启超一直紧随康有为左右。

责任编辑:李亮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