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楠木梁被偷梁换柱
近日,记者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事发现场。被盗的铜鼓寺位于长宁县铜鼓乡长五村四组,古寺坐落在一座锥形山峰上,两侧有山路通往山顶,另外两边则为悬崖峭壁。在古寺大殿前的石墙内,嵌有一块方形石碑,显示该寺始建于明成化初年,清乾隆年间曾进行过大规模维修。
长五村四组组长周介中介绍,铜鼓乡因铜鼓寺而得名,寺庙曾作为当地的“村小”。后来“村小”搬至山下,寺庙就渐渐荒废,到了2012年就只有一个外乡人郑光均住在寺内。“铜鼓寺大殿采用的是传统的穿逗结构建造,被盗的立柱、横梁、挑担都是上好的金丝楠木,没想到会被盗贼惦记。”村民周宗令告诉记者,2012年农历十月十九日,郑光均外出办事,两天后回来发现支撑大殿的两根桢楠立柱和房顶的大梁被人锯走。原来放置立柱的地方,被盗贼用其它杂木替代,以防止大殿倒塌。村民沿路追踪,发现从铜鼓寺到公路之间的石梯上有不少漆痕,之后消失在公路上。村民报警后,长宁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曾前来调查。
2014年12月14日,村民发现古寺大殿内又有一根立柱、两根挑担,以及厢房一根横梁被人锯断盗走。
三次被盗手法如出一辙
“从搬运的路线看,盗贼避开了村民相对集中的居住点,从悬崖上将楠木运到公路上。”周介中说,这次盗贼的手段和第一次如出一辙,利用寺内存放的其它木料撑住房顶,然后将桢楠的两端锯断,趁夜色偷偷运走。这次,村民们又报了警,警方再次对案发现场进行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