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的研究重心已逐渐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这一转变同时体现在政策层面。据悉,在国家文物局开展的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评估中,社会教育评分比重很大,而对于一级馆的考核,社会教育评分更占到50%,并且要有定量定性的分析,这样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新年前夕,15名北京史家小学的学生在国家博物馆体验了生动的一课:听解说员姐姐在展厅里的悉心讲解,由学校老师带领交流分享心得并进行体验活动——刻甲骨、铸金文、写小篆。一上午的快乐时光很快过去,孩子们意犹未尽——国家博物馆与北京史家小学共同研发的新课程《汉字的起源与统一》以双师授课的教学模式,与学校教育实践紧密贴近的同时,也为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伸带来了可能。
2014年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工作总结推广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前往国博观摩了这堂“青少年教育活动课程示范”。“感觉非常好,这些课程既有知识导入,又有动手实践,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都很紧密,可以锻炼孩子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回去以后我们也可以借鉴。”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主任乌兰托娅观摩另一堂名为《重走丝绸之路》的课程,体会同样深刻,孩子们制作寻宝地图、参与壁画制作、体验贸易往来的热闹场景,一度让她产生了参与其中的渴望。
“在这儿能看到国宝,听到讲解,有体验,能动手,还有展示,既学到知识,又不拘泥于考试,孩子们兴奋得不得了,跟老师说‘我爱国博’‘下次还来国博上课’。”北京史家小学教学主任郭志滨表示,正是孩子们的积极反馈,推动他们与国博共同研发课程。据了解,《漫步国博史家课程》的开发工作,目前已完成全部32个单元38个课时内容的开发,预计于今年7月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