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清明上河图密码》:名画背后的达·芬奇密码

《清明上河图密码》:名画背后的达·芬奇密码

2015-02-04 10:51 文章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世情难绘,市声喧哗。穷尽尺幅,要见天地、见众生,绝非易事。也是为此,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历来备受推崇,引为国之瑰宝。围绕这幅名画的文章,始终不曾做完。

  今年1月,读客图书推出《清明上河图密码: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书仅1册,凡50余万字,涉及824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只为描述《清明上河图》背后的权谋与风云。

  舟船车轿、酒肆勾栏,有宋代的宦、仕、医、商、僧、道、胥吏、讼师、船夫,连同金、辽、西夏、高丽等国的间谍、刺客,都随着故事的铺陈渐次呈现。藏匿在汴梁城盛世的,是四伏的杀机。借北宋绝影,写类型小说,既有《清明上河图》的时代背景和史料铺垫,又像《达·芬奇密码》般试图扣人心弦,《清明上河图密码》甫一面世,便引发热议。

  五案归一,五年磨砺

  《清明上河图密码》的开篇如是:舟楫相连的汴河上,一艘乍看普通的客船正要穿过虹桥。由于来不及降下桅杆,船眼看要撞桥,混乱之中,一阵烟雾袭来。待到云开雾散,客船上出现了24具尸体。

  但这一案,仅仅是这部50余万字小说的起点。八子案、香袋案、范楼案、变身案,四个案件先后揭晓,最终指向开篇的梅船案,连环叠套,五案归一,在结构上颇见匠心。

  事实上,为了这本书,作者冶文彪三易其稿。自从偶游开封,迷上《清明上河图》之后,这位“70后”作者就有心围绕画作,创作大部头的推理小说。五年构思,三年创作,《清明上河图密码》才有了今日的面貌。

  责编马伯贤讲述了这本书的诞生过程。2013年底,他初次看到书稿,“发现小说人物众多,线索庞杂,叙述多线并行,心想读者能接受设置如此庞大的小说吗?因为看的是试读样章,尚且不知道整体篇幅。当看到全稿时,发现总字数竟然超过五十万字,顿时望而却步。”

  当时,马伯贤回复冶文彪,表达了这层意思。不久之后,修改稿来到,“内文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动,多线叙述被整合,变得比第一稿好读,也清晰了许多,但是几条叙述线还是穿插在一起,有点混乱。”这一次,马伯贤的回复是:“叙述线还是有点复杂,这么厚一本书,操作风险比较大。”

责任编辑:李亮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