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艺术品市场的金钱游戏

艺术品市场的金钱游戏

2015-02-13 15:41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巴克谈到的苏富比拍卖《鸢尾花》的事例,只是书中许多案例中的一个。事实上,巴克认为,除了拍卖行,藏家和艺术家都可能参与到这种金钱游戏之中。他提到,即便在拍卖场上给出令人咋舌的、明显过高的价格,买家本人也并非输家。因为“如果一个买家自己有几幅同样的作品,他们便有足够的动力进入拍场联手将价格抬高”。如果一幅画的高价能够带来自己其余几幅画价格的上升,那依然是值得一试的买卖。因而,市场中只要有几位藏家坚定持一种艺术品,这个门类的价格便可能在相互配合之下节节攀升。所持艺术品的长期上涨对于他们的投资回报率至关重要。

  “华尔街”的避风港

  在中国,“盛世收藏”这四个字耳熟能详,艺术品市场总在社会富足安定的情况下蓬勃兴起。而在巴克看来,事实又未必如此。

  将艺术品市场放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审视,是《名利场》一书的另一个维度。巴克发现,19世纪和20世纪中叶,战争和重大政治变革往往构成艺术品的新一轮流动。此后的艺术品市场往往会是金融资本的避风港,在股市和实体经济萧条之时,艺术品市场才开始了有活力的循环——而非评论家之前认为的,“艺术品市场是整体经济的反映,它会随着股市的起伏而起伏”。

  “过去三十年的经验已证明,进入艺术市场的最佳时机是在华尔街崩盘之际,这样的时候,资金都在寻找新的投资领域。”巴克从1975年以来美国和英国的艺术品和房产价格图中看到,“在涨涨跌跌中,艺术品和房产的价格以引人注目的方式相互追随;艺术品价格上涨的年份,大都是股市低迷之时。”

  即便艺术品市场真的可能沦为金融工具,同是艺术创造,又是什么让培根、赫斯特,以及中国的范曾、陈逸飞、方力钧等艺术家作品的价格在一段时期内遥遥领先于其他艺术家?在巴克看来,就当下的艺术家而言:“决定重要性的往往是谁叫得最响,谁最能吸引公众注意,谁最能创造一种个人崇拜”以及“经纪商的判断、博物馆馆长和权威评论家的评价”。

  他认为,有很多人在他们的时代被认为十分重要,却被后世认为无足轻重。他在书中给出的例子有1870年到1910年的巴黎艺术家柯罗(Corot)、杰罗姆(Gerome)和布格罗(Bouguerea),这三位艺术家在当时被交易商和评论员认为是“时代的最高成就”,但很明显,后世认为以凡·高为首的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成就远高于他们。类似的案例也存在于中国美术史。两宋工整、精密的院体画在当时被推崇,在绘画史上的影响却远不及自北宋延绵而下的文人山水一脉。

  这样的事实,多少让人感到一丝快慰。


责任编辑:李亮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