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汉字是表意性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表音文字,因此,出现了汉字的繁体和简体。为了保留文字背后的文化传统,有人主张继续使用繁体字;而有人认为简体字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书写的方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周溯源认为,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方向,还有继续简化空间。
反对
只为方便不该简化
之所以认为“汉字还有继续简化空间”,除了所谓“简化是汉字发展的方向”,相关专家给出的理由实际上主要是,强调“汉字难学难写”,继续简化可以让“汉字好写好记”、节省书写时间,如“假如按平均一天写500字,每个字平均少写10笔计算,一人一天则少写5000笔,平均按每秒写2笔计算,则可节省2500秒……”
在今天,究竟还有多少人需要每天大量手写汉字,甚至是“平均一天写500字”?如此前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仅25.7%的人表示“在生活中有较多手写机会”,而74.2%表示“手写机会很少”甚至“几乎已不用手写”。再者,即便确需手写,现实生活中人们又岂会像小学生那样只能一笔一划书写?“每一个汉字都是我们的故乡”。如果任性肢解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字,那么是否还能保留足够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记得住乡愁”?
张贵峰
进化的唯一路径
随着《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首次提出“语言文字事业”的概念,将语言文字事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必将有利于汉字的传承和发扬光大。特别是,只要在学校教育中坚持不懈地教授汉字,规定笔书汉字,汉字一定会代代相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