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目击道存:米芾(组图)

目击道存:米芾(组图)

2015-03-10 11:20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陆一中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宝晋斋法帖》中的王羲之《王略帖》

《宝晋斋法帖》中的王羲之《王略帖》

陆一中

米芾(1051-1107年),初名黼,字元章,别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净名庵主等,世居太原,后迁徙襄阳,最终定居镇江。他是北宋开国功臣 米信的后代,生于世代簪缨之家。据说米芾幼年聪颖,过目成诵,年幼时便能写一手漂亮的擘窠大字。稍长以后博闻强记,不乐科举,而喜欢好高骛远之论。米芾 18岁那年(1068年),靠着母亲阎氏与宋英宗高皇后的一点旧情,荫补了一个秘书省校字郎的小官,从此开启仕途。后30余年宦游在外,多担任些无足轻重 的官职。直到宋徽宗崇宁朝,才复召入京,初任太常博士,后又改任书画博士。大观二年(1107年),卒于淮阳军任上。终其一生,最高任职也不过是五品的礼 部员外郎。当时礼部又名曰“南宫”,于是便有了“米南宫”的别称。

米芾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当中有他吏术平庸、不任实务的缘故,但大概更与他举止迂狂,并且耽玩书画、荒怠公事不无干系。然而官场的困顿,却丝毫无 碍他名噪公卿文士之间。平素里他佯狂玩世,好穿唐朝衣冠,又有奇怪的洁癖,有生之年“米颠”的“雅号”已经播诸众口。多才放达为他赢得“衣冠唐制度,人物 晋风流”的声誉,因此游从日广,渐渐也结交了如苏轼、薛绍彭、刘泾、黄庭坚、赵大年、桐山苏氏等一大批重要藏家。这也是米芾得以遍观天下字画,成就一代赏 鉴翘楚的契机。

据说米芾的谲怪举止,无非为了避世远俗刻意为之,也有人揭示他异乎常人的洁癖并非得自天性,唯独视书画为安身立命之依托,似乎是至性所好,不含 半分妆点的。他曾自叙:“平生嗜此(字画)老矣,此外无足为者。”《宋史》也说他“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米家本来富足豪奢,遇到法书名 画挥金如土,自然不在话下。而在经济困乏的时期,他也不惜典质家当,岂忍错失一轴。然而世间的宝玩也往往有无法单纯以财、以力罗致的。此时无可奈何,他竟 也把礼义廉耻暂且搁下,肆无忌惮地行起骗来。这便是画史上著名的“米老狡狯”了。譬如他曾在长沙道林寺诈借寺中所藏的唐代沈传师手书诗板,借而不还,扬帆 逃遁;又如在真州(今江苏仪征)舟中,因为交换不果,趴在船舷上以投水相逼,强取了友人的王羲之《王略帖》(一说为谢安《八月五日帖》)。诸如此类的勾当 痴黠兼半,都叫人啼笑皆非。尽管米芾从来绝口不提,但其“罪状”被历来的稗官野史揭发的却有不少。此外,他又贯以掉包借来的书画为能事,自摹一本归还物 主,暗中扣下真迹原件,据说用这个办法骗得的藏品很多。米芾的画没有片纸存世,伪造古画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世所共知的是他书法精绝、尤能摹古。王诜就曾 将米氏的临本染成古色,加入题跋,装池成卷,观者竟也不能分辨。想必物主在浑不知觉中取走赝品的,当不在少数,当时米老的得意不难想见。如今,确凿的米造 伪作还很难确定,然而却有几件存世的大名迹,疑似跟米芾脱不了关系。今藏北京故宫的王献之《中秋帖》(附图)就被怀疑是他的临本,此帖历代知名,清代还是 乾隆“三希”之一,直到近代学者比对刻帖,才发现是曾经米芾收藏的献之《十二月帖》节临本;上海博物馆也收藏了一件唐代虞世南名下的《汝南公主墓志铭》, 该作旧印累累,纸墨淳古,可字里行间也透出几分米家的笔意。这些千年的谜团,或许还要留待后人去分解。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