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现场
他说,从自己过去几年的经验看,去年和前年巴塞尔实验性的东西多,今年看起来卖不出的东西好像少了。特别在三楼,一些过世的大师,赵无极、安 迪·沃尔霍,他们在书本里随便翻翻都能看得到的。对一些艺术学生或者以前没有看过的人,可能有吸引力。但对一些留意画展的人来说,就感觉惊喜不多。去年三 楼展出的作品比较前卫,有实验性单元、大师单元,有不同的区域和分野,录像、装置这些比较前卫的东西多。今年的绘画很多,装置和大型录像反倒少了。亮点是 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些南亚地区不常见的艺术家,他们是今年的新鲜面孔,也带来了新鲜元素。但是今年实验性的东西好像没有以往那么多,总体感觉惊喜不多,有点闷。
给本土画廊带来全球机遇
陈育强说,去年巴塞尔展上有一些非政府组织、非牟利组织拿出来的东西比较多,但今年拿出来的好像比较少。奇怪的是巴塞尔场外周边的东西多起来 了。今年香港火炭艺术圈也在巴塞尔期间开,南区港岛也在开,中环也有活动,艺术家要赶场的话会很累。而且活动不仅是以往单个画廊举办,而是几个区几个区的 画廊联手。
香港巴塞尔展览吸引了全球的顶级画廊来香港开分店,一方面挤压了香港本土画廊的生存空间;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带旺了香港的艺术热潮,给本土画廊带来了全球机遇。陈育强如是分析。
从巴塞尔本身来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外围展做艺术的东西已经够看了,索性巴塞尔展把商业这块做大。陈育强如此猜测。他感觉今年巴塞尔外围展比去年还要热还要繁荣。
今年巴塞尔提档到3月,陈育强说他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但对香港今年毕业的艺术学院学生来说是件好事情,“你不可能在哪家艺术馆一下子看到这 么多作品。你在博物馆里一般看的是几十年前的作品,上了神坛的东西,那有什么意思?对学生来说,有机会看到真的东西是好事。再加上学生们马上要筹备他们的 毕业作品,来看看巴塞尔,正好可以找到灵感和方向启动自己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