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影响古代书画价格值的背景因素

影响古代书画价格值的背景因素

2015-03-19 10:28 文章来源: 中国文物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技术与人文力量的较量

中西文化的较量,实则是技术与精神力量的较量。西方早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便完成了技术取代宗教的重大变革。汤因比说:“技术取代宗教,这 是西方文化的最高价值。”而中国在20世纪以前的主流艺术依然是在宗教和精神的旋涡中留恋。中西文化在19世纪以后的两次大碰撞,均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中国 艺术文化的特质。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西方文化伴随着西方殖民化的主动入境;第二次是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改革开放对西方文化的主动接纳。从早期看, 西方文化列强对中国艺术文化的青睐,并未从根本上提升中国艺术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价值。他们或是出于对异域文化的好奇,或是出于文化、历史研究,即便是斯坦 因、伯西和等带去的数以万计的文物艺术品,在当时也并未引起他们政府的高度重视。后来这些艺术品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和保护,这在很大意义上是满足了他们对异 域文化的贪欲、好奇之心。“汉学”的兴起,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西方文化长期沉浸在技术层面的痛楚,怪不得毕加索说白种人根本不懂艺术。从而在他大彻大悟的 晚年,将成熟的目光投向了古老非洲的原始艺术和东方艺术。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文化艺术的急剧涌入,在一定层面上冲跨了中国文化艺术固有的价值体系。日本美术评论家吉村贞司的话较有代表性,他 说:“我感到遗憾,中国的绘画已把曾经睥睨世界的伟大地方丢掉了,每当我回首中国绘画光辉的过去时,就会为今日的贫乏而叹息。”(《江苏画刊》1985年 5期)俗话说,旁观者清。这一方面让我们感觉到中国绘画昔日辉煌的过去,同时也应该让我们重新审视中西文化艺术的价值趋向。的确,每当我们回望中国宋代绘 画这座艺术高峰时,总不无自豪的说:“这是艺术的纯真年代。”记得在《陈传席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版)中也曾读到,陈传席先生与美国美术史家艾 得瑞兹教授谈到中国画的现状时,艾教授说:“我们还是喜欢中国宋代的山水画,那用长长短短的线条(皴法)组成的山水画,西方画家根本无法企及。还有山水画 中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也令西方人向往无穷。现代的齐白石也好,他变出了自己的风格,但仍然是中国的风格,西方画家达不到。中国画的‘梅兰竹 菊’四君子,西方画家永远承认,那是中国独有的东西;可是你们很多画家现在学西方的艺术,又想得到西方的承认,完全弄颠倒了。”也许,对中国画家而言,正 视自己和自己的艺术传统,才是走出这种尴尬的较好途径。从艺术的角度看,技术层面的东西往往容易被人接受,而惟有精神性才会散发永恒的光辉。在西方,当我 们凝望印象派画家凡?高这座艺术高峰时,会发现凡?高将西方的艺术与技术发挥到极值的同时,也蕴籍着高尚的文化品格和人文力量,我想,这便是凡?高最能打 动我们的地方。正如凡?高自己在谈到艺术的定义时说:“艺术,这就是人被加到自然中去,这自然是被他解放出来的;这现实,这真理,却具备着一层艺术家在那 儿表达出来的意义,即使他画的是瓦片、矿石、冰块或一个桥拱,那宝贵的呈到光明里来的珍珠,即人的心灵。”(《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可以毫不掩饰地 讲,凡?高的艺术灵感来源于东方艺术。

中国古代艺术的光辉被西方人认同和肯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中西艺术在价格值上的巨大落差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显然,这种差距不是艺术价值本身所 决定的,即豪泽所说的各种市场因素。如:经济基础、经济购买力、文化意识等。但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表明,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文化消费意识的 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涉足艺术品行业,加上海外一直以来对中国艺术品的关注和兴趣,这几种因素的结合,导致中国艺术品的市场价值自20世纪90 年代初以来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状态,人们对中国艺术市场已充满信心。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明古老的 中国艺术必将光耀世界艺坛,因为,我们都是人,都在一片蓝天下。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