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霍春阳首次广州开展:传统够我们受用终身(组图)

霍春阳首次广州开展:传统够我们受用终身(组图)

2015-03-23 15:37 文章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霍春阳 《芳魂》(中国画)

霍春阳 《芳魂》(中国画)

天津美院教授霍春阳首次广州开展,并称——传统够我们受用终身

3月20日至3月30日,“一花一世界——霍春阳新春花鸟画展”于广东南岸至尚美术馆举行,作为当代写意花鸟界大家和学者型画家,霍春阳的画作虽取自传统题材,却追求简约、空灵的风格,故而兰草能闻其馨香而不见繁叶,牡丹能观其雍容却不见艳丽。

霍春阳长期研读中国传统经典,并直言,谈画不如谈诗,谈诗不如谈经典。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刘丽琴

三十成名:以《山花烂漫》名动画坛

1976年,三十而立的霍春阳以《山花烂漫》名动画坛,这幅和老师孙其峰合作的六尺巨幅写意花鸟画,其笔法、技法和色彩都令人耳目一新,在第四 届全国美展上格外引人注目——黝黑的山崖间 ,一丛丛金黄色的迎春花在阳光下绽放,枝蔓招展间,生机盎然,光彩夺目。盛开的迎春花也应和着时代的心声:粉 碎“四人帮”后,被压抑许久的集体审美情愫也激情迸发。

《山花烂漫》随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一时间,“迎春花”开遍祖国大地,当时全国17个省市的出版单位同时出版这幅《山花烂漫》。

回忆起当时的创作心境,霍春阳仍记忆犹新。1976年,他和老师孙其峰去泰山写生,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中,一个峰回路转,“偶遇”了一片灿烂的迎 春花,这片动人春色让他沉醉,也占据他的脑海,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山花烂漫》立意很明显,就是要表现待到山花烂漫时,春天的一片盎然生机,而且,这 里的春天有一种原野里的‘野味’,一种新鲜感,能够把春天的感情表现得很充分”。

迎春花除了有着明显的社会文化寓意之外,其艺术性创新又体现在哪里呢?霍春阳对记者解读道:用六尺大的篇幅来描绘迎春花这种花卉,在以前少有; 同时,《山花烂漫》借鉴了山水画的大气,将山水与花卉融合在一起,这种创意得到业内认可;在用色上,不完全用国画颜料,还采用了西画颜料,像柠檬黄,让春 意浓得化不开;在技法上,突破以前双勾填色的手法,直接用水粉的颜料来点,表现花的密集、气氛也更加恰当、充分。尤其是黄花与黑石的对比,在视觉效果上非 常鲜明,艺术感染力也直抵人心。”

“迎春花”成为记录时代变革的一种象征,霍春阳也因此声名鹊起,多次被邀请至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单位作画,并于1978年被调往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迎来了自己人生和艺术上的春天。

五十从简:以少胜多,简约画境表达深沉意境

但是,霍春阳并没有将创新之路走到底,而是回归传统花鸟画。业内如今再谈霍春阳,都赞其虚静空灵的画风和冲淡平和的心境。

霍春阳以梅、兰、竹、菊为主要题材,不求繁芜,不重尺幅,寥寥数笔间,一杆劲竹、几株兰草、数枝寒梅便跃然纸上,清香满溢。在多年的笔墨实践 中,霍春阳摸索出一种“揉墨法”,即讲求“墨要有体积和厚度的概念”,把用线叠加变为以墨反复与纸揉磨。他画的梅干,就是通过渴笔和渴墨,把行笔的力度和 速度控制得恰到好处。对墨的把握,也使得霍春阳的作品单纯、简约,达到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