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在全球性文化大格局的今天该怎样看待艺术(图)

在全球性文化大格局的今天该怎样看待艺术(图)

2015-04-07 09:37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同为公共艺术作品,“ART ON TRACK”跟《乐旧·图新》除了在呈现方式和切入方式上不一样之外,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我认为是在于“ART ON TRACK”是完全贴近于公众感受的体验性作品,而《乐旧·图新》则是更倾向于以一种视觉性侵略的方式去引起某种公众记忆,从而实现某种公众体验。相对来 讲,“ART ON TEACK”显然诗意轻盈而且善解人意得多。它通过诗意的独白、音乐在将人带进某种语境的时候,是人性化的,各人有个人的经验记忆,那个介入点并没有太过 明确的预设。而从呈现的方式来看,似乎两个作品的艺术家都采用了非常贴近时下的现代化科技手法,一个是LED灯在标的建筑物上的影像投射,另一个则是与时 下生活紧密相连的交通工具。

当然,这并非是无独有偶的例子。英国《The Artist UT》杂志针对2015年全球20大知名美术馆的展览清单进行梳理和统计之后指出,2015全球代表性美术馆全年的展览中有近五分之二的作品具有公众参与 性,其中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作品是新媒材;而公共艺术作品的出镜率比2010年增加了将近21.14%。我不能说这个数据就已经足以说明“21世纪的艺术 应该给予公共性和公众语境的认知”的必然性,但它或者说出了两点:为什么似乎全球都在某种程度上不约而同地关注公共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 艺术家们都在不断的更新和使用不同的与时俱进的先进技术作为媒介创作自己的作品?

不仅文化属于公众,艺术也应该属于公众

对于这两个问题,或者有人会说因为经验记忆的不一样,因为时代的驱动。的确,今天的全球经济和全球文化需要一种全球性的语言来补充地方性语言, 认知方式的改变也需要有一个更为普及的意识方式来平衡跨区域之间的差异,不仅为人数上相对少量的精英阶层服务,也为人数更多的其它阶层所使用和认知。

回到“ART ON TRACK”的项目上,时代美术馆公共项目部策展人王莉莉在聊起关于公众的介入对于艺术创作的呈现和使用的时候,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和时代美术馆的定位出 发,她说:“就现代艺术来讲,艺术或者需要区分出两个部分,一个是艺术史角度解读的艺术,一个是公众可以认知的艺术。从艺术史角度去看艺术,要求观众要有 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要对艺术有相对前提的了解并形成具有自我的意识观。这就是所谓的精英主义文化。对于公众可以认知的艺术——与观众产生联系并具 有相关性的当代艺术。有人认为西方人更能理解当代艺术,那是因为艺术在他们的生活里很重要,并且随处可见。街上,家里,杂志,手机显示屏等等都可以见到, 这些对于艺术认知的可能性和观念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他们的意识形态中,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观看艺术、了解艺术的自我意识结构,当然这跟教育也有相当大 的关系。相对来讲,中国缺少在教育上普及和培养当代艺术的条件,但并不是说观众没有这方面知识的教育培养,就没有了认知这方面内容的权利和能力。现在是个 知识和讯息都高度开放的时代,各区域文化高度融合的大环境里,不仅文化属于公众,艺术也应该属于公众。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个为公众提供文化生产、文化传播和 文化教育的机构。我们希望提供一个这样的可能性——通过一些公共项目将当代艺术带入中国人的公共生活空间中去,通过发生的频率让他们慢慢进入,然后了解当 代艺术也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而不仅仅局限于架上绘画、或者艺术史的问题。观众完全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去介入艺术,而不是自卑于不懂艺术史知识就望 而却步。‘ART ON TRACK’是我们实践这样目标的其中一个方法,不排除确实有观众会对这样的作品不感冒,或者甚至质疑这是不是一件作品。但从我们的角度,我们做了这一推 动,并且得到了公众的反馈和交流,这样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效果,对于那些置疑,我认为这是公众的权利,他们有权利认知,也有权力通过自己的经验意识可以不认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