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画到无人爱处工:黄宾虹丑中有美说刍论

画到无人爱处工:黄宾虹丑中有美说刍论

2015-04-16 08:46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中国画的基本语言是“笔墨”,探索离不开笔墨这块“实地”。

尽管“以书入画”,即以书法融入画法不是黄宾虹的首创,而黄宾虹走得更远,径直将书法美学替代了《芥子园画传》的偏重形似的繁琐“说法”,那就 是众所周知的“五笔法”。五笔法其实是四笔法:平、圆、重、留。五笔法中的“变”,在最初整合时,表述为“虚”。它被赋予众多涵义,其最重要的是沟通内美 之“虚”与笔墨之“实”。

平、圆、重、留,既是“实”,又是书法美学的根本要点,也可以说,是笔(点和线)力的抽象美。那种锥画沙,那种折钗股,那种屋漏痕,那种高山坠石,那种渴骥奔泉,那种万岁枯藤,种种意象美莫不是笔力释放形式的完美体现。

这是个极有创意的归纳,削繁就简,开创了中国用笔论的新视角新途径。

然而也许,出于跨学科研究相对薄弱的原因,这一创意至今没有引起书画理论研究者的充分注意。

我曾在不同场合谈论鉴定黄宾虹书画真伪,选择的切入点就是点与线。关于点和线的阐发,黄宾虹不惮其烦。

点和线本应该是中国书画的立脚之本,但在历代典籍里却难觅其详。譬如点,尽管可以在往哲作品里看到其变化奥秘与代代相传,在黄宾虹之前,却找不到任何文字表述。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至今我不得其解。

黄宾虹说点:

一小点有锋,有腰,有笔根。

运笔能留得住,由点连续而成,便有盘屈蜿蜒之姿,即篆隶法也。

墨法繁复,即一点之中,下笔时内含转折之势。故墨之华滋,从笔中而出,方点、圆点、三角点皆然,即米氏大浑点亦莫不然。

用笔之法,全视笔中而出,一笔之中,有数色之墨,一点墨之中,有干湿互用之笔,此谓之有笔有墨。

“有锋,有腰,有笔根”,对“点”的阐述来自黄宾虹阅读古画的明察与体验,解剖一个小点为起笔-转折-收笔。这里,点的形态构成犹如影视的慢动作,充分展现在我们眼前。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