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艺术品电商已达两千家 尚未对准消费需求

艺术品电商已达两千家 尚未对准消费需求

2015-04-29 09:53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999年嘉德在线成立,成为中国最早一批的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2005年至2009年,盛世收藏、博宝网、雅昌交艺网等先后上线;2011 年淘宝试水艺术品拍卖,标志综合类电商正式涉足艺术品在线交易市场;2012年,艺典中国等新一批平台兴起。而从2013年起,艺术品电商就开始呈现爆发 式增长,用艺术品电商研究专家王槄的话来说,就是“艺术品电商成了一只站在风口上的猪”。截至2014年底,国内在线艺术品交易网站已接近2000家。

而《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当年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为30亿元,但艺术品总交易额为2000亿元,占比仅1.5%。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王槄对此认为,目前“线上拍卖只是复制了线下拍卖的形式,却没有办法复制线下拍卖的体验与氛围,也没有办法复制线下的客户。”

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艺术品电商平台上交易的艺术品,很少能见到真正大师级的作品或名家精品,大多以消费级别的艺术品为主。而通过 电商平台培养出的买家,一旦成为回头客,他们就将走向专业的收藏或投资领域,寻找更顶尖的作品,也就是线下的交易体系,而不是留在电商这个体系里。”

国际策展人、摩艺文化艺术总监李宓儿也认为,“国内的艺术品市场还处在调整期,早些年高端拍卖发展过于迅速,而在市场经济下行时期,艺术品的消 费意识与市场流通都在清盘。虽然现在艺术品电商很活跃,但是国内电商大多数经营的是中低端艺术品或者艺术类商品。目前的调整可以让艺术品回归它的本质,带 给人们精神的愉悦,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投资,逐渐恢复到健康理性的市场。”

王槄表示,“艺术品不是一般的商品,相比一般商品的物质属性,艺术品更具有一种精神属性。现在的电商大多忽略了艺术品的精神属性,企图靠电商平台的流量优势介入艺术品平台,缺少了对艺术品受众群体的熏陶和培养。”

艺术品电商化的利弊

但无人否认艺术品电商是大势所趋。如果重新定位,重视艺术品基础消费,将消费与投资真正区分,才会迎来蓬勃发展。

艺术家朱敬一认为,“尽管目前艺术品电商实际成交量都不理想,但从趋势上看,电商肯定是主流,因为省掉了很多程序和麻烦。未来艺术品交易,网上 成交肯定是大头。”“线上交易可以接过中低端市场,也就是说小画廊基本会被‘灭掉’,顶级交易还是会在画廊。线下的这一套体系在西方已经200多年,短时 间不会被打破。”朱敬一表示,“很多人说艺术品不能线上交易,但我认为不存在问题。互联网的发达程度完全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例如利用网帧技术,坐在成都就 可以看北京的雕塑,而且是全方位的感受。”

李宓儿认为,“线上解决了客户和画廊之间选择作品的便捷性。但短处是目前线上作品品质的丰富性和专业性还并不稳定。”

王槄指出,“目前艺术品电商大多专注于拓展艺术品、艺术家或商家资源,对于新买家的支持力度却少得可怜”。其建议,“艺术品电商应该完善一个体 验式的购买过程,我来教你买艺术品,教你欣赏,帮你找圈子,以一个很大的社交模式来建立艺术品生态圈。不要一上来就开始销售,要分两步走,第一步通过各类 社交媒体、线下活动等建立信任、培育客户;第二步才是成交,以及持续的成交。”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