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表面差别——中央美院刘军平、何安静博士作品展(组图)

表面差别——中央美院刘军平、何安静博士作品展(组图)

2015-05-11 16:49 文章来源:翰墨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


   绘画这种传统的视觉方式在中国的当代艺术界通过了回归、反叛、再回归的演变过程,尤其最近在北京举办的大卫•霍克尼和马库斯•吕佩尔茨的展览充分证明了这种趋势,在这里策划的这次展览也是从后绘画时代的角度来回应艺术界这种敏感的转型。
   刘军平最近的这批作品具有当代中国性的特点,西北母体文化积淀的剪纸、彩陶、卦象、画像砖等对军平造成的一种意象式的影响,甚至用到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许多图式给他留下的印记。他力图用现代主义的方式将这些文化符号混搭在一起,在绘画的整体构图上借用蒙德里安等大师的构成方式,在整体画面上形成了似是而非的一种混沌状态,这种图式是中国性的同时西方人也能理解的。这种合成主体相关性符号复合型与场的存在有两者和共同性在里面存在,正如任戬所说如同中国龙的符号,既不是蛇也不是鹿等,类似“半吊子”的东西,这些作品是不同于西方抽象艺术来孤立体表达一个符号。在军平作品里也能看出中国没有抽象而是一个控制系统,他的绘画中许多元素混杂在一起的东西也自然把固定性去掉了,不同于西方的许多艺术的看待方式。他的这批作品交代了非主体的东西,从而达到消解中心的倾向,在场同时被引申、孤立性被消解。这其实是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全球化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当前艺术界孤立化、主体化、地缘性的许多问题。

   何安静这次展览的作品题材集中在安徽的风景与景观,尤其对太湖石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他将太湖石的灵、透、漏、瘦的特征通过油画的形式诠释出来,这种特殊的文人气节和文化符号成为当下寻找民族文化记忆的载体,在当代语境下我们寻找文化母体的过程中显得极具意义,这样显示了安静的学术立场与寻找自己语言的一种独特思路,另外小桥、流水、楼阁、秀竹、疏石、民居等也成为他画笔下经常关注的对象,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表现的太湖石给人有一种安静感。在色彩上善于还原江南人文色彩的自身提炼,构图上大胆采用油画很少用的竖构图,形式语言简练有个人语言面貌。另外他还进行水墨的探索,他在西藏写生的系列作品小巧玲珑、趣味生动,与他的江南作品的风格有着高度一致的风格特点。他的作品的这些视觉符号代表了他长期在南方生活的文化体验,传达了此时此地的一种感情与灵心。
   在当代语境下我们的艺术呈现差异化的特点,但是后现代艺术提倡的差异化还需要在母体符号与这个时代思想结合,这次展览也在隐形的角度来回应了思想界的前沿课题,他们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面对当今艺术界的诸多问题。

刘悦笛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