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玉器 > “春水玉”和“秋山玉”的情怀(图)

“春水玉”和“秋山玉”的情怀(图)

2015-05-25 11:46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


辽金时期,契丹族与女真族的帝王每年都要举行春秋两季的游猎活动,春季在冰雪消融、大地回暖时,到沼泽地带捕猎天鹅或大雁,秋季在冰雪封山前,深入山林猎取鹿、熊或虎等,契丹语称为“春捺钵”、“秋捺钵”,女真族灭辽后改称“春水”、“秋山”,因而,以反映这种草原民族特有的捕猎活动为题材内容的玉器,被分别称为“春水玉”、“秋山玉”。

“春水玉”表现的是用鹘(海东青)捕捉天鹅或大雁的场景,而“秋山玉”则以鹿、虎、熊、柞树、山石象征山林间的狩猎活动。考古发掘迄今尚未发现辽代的“春水”和“秋山”题材玉器,北京房山金太祖世陵出土的“春水玉”和黑龙江绥滨县奥里米墓群出土的“秋山玉”(双鹿纹玉佩),则为金代“春水玉”和“秋山玉”的制作、使用与流行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从出土资料来看,金代“春水玉”和“秋山玉”突出题材重点,图案简约朴拙,如“春水玉”直接雕琢鹘紧紧攫住鹅首、啄食鹅脑的情景。据此特征,考古学家把明代梁庄王墓出土的鹘直接抓住鹅首的“春水玉”带板,定为金代的遗留物。

元代“春水玉”和“秋山玉”更为流行,并由北方草原向南方扩散。器形除了平面镂雕的带板、绦环等,还出现了帽顶等立体化镂雕的作品,图案与情节也趋向复杂化、多样化。江苏无锡元代钱裕墓出土的“春水玉”带环,以多层镂雕的技法,表现一只惊慌失措的天鹅往水草深处躲藏,而凶猛的鹘居高临下正准备俯冲追逐,正是元代“春水玉”图案最典型的格式。比之金代鹘攫鹅首的直截了当,元代“春水”图案因增加了水草等环境背景而显得更加情节跌宕,扣人心弦。

元代“秋山玉”数量远比“春水玉”少,而且与“春水玉”激昂紧张的强烈动感不同,“秋山玉”虽以山林虎鹿为主题,却呈现出一派宁静和谐的祥和气氛。为了烘托北方山林的秋日景象,元代“秋山玉”多采用玉料红褐色的皮壳俏色来雕琢秋林红叶和虎、鹿的皮毛。

明清时期,“春水玉”仍十分流行,只是明代玉工已不了解“春水”、“秋山”的确切意义,因而“春水玉”中已无捕猎的主角鹘,逐渐演化为雁穿水草芦苇的题材,并传承至清代。至于“秋山玉”,明代也只剩下玉带板上的松鹿纹一点孑遗了。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