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瓷碗四件套
一个伟大的创举往往极具机缘性!
1904年,湖南凤凰县人熊希龄(字秉三,光绪进士,曾任民国第一任总理),与参与“公车上书”的醴陵大学士文俊铎,怀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去日本考察,发现日本的制瓷业比中国发达,心里无不感到刺痛。受文俊铎之邀,熊希龄来醴陵,到当时的制瓷中心东堡沩山实地调查醴陵瓷业,发现当时危及粗瓷生产的诸多问题。同时看到,醴陵销售市场广阔,瓷土资源丰富,制瓷历史悠久。遂提出“立学堂,设公司”等主张。熊希龄与文俊铎还拟就万言书,呈请清政府在醴陵创办瓷业学堂和瓷业公司,改良醴陵瓷业。慈禧太后随即批准呈文,拨库银10万8千两,给予扶助。
瓷业学堂设陶画、辘轳、模型三科,分永久、速成两班讲授。除本省师资外,还聘了日本陶瓷技师、江西景德镇陶瓷艺人等。接着熊希龄又招商集股,在瓷业学堂前购地建设厂房,装置机器,组建制瓷工厂,定名:“商办湖南瓷业公司”。
就这样,在瓷业学堂的醴陵瓷业学子利用瓷业公司这块用武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的攻关精神,创烧了名扬天下的釉下五彩瓷,先后在武汉劝业奖进会,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郎博览会,特别是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连连斩获金奖。在当时中国陶瓷业一片凋零的尴尬中,醴陵创烧的釉下五彩瓷建树了“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