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西安首条地铁因保护文物而深挖和绕行

西安首条地铁因保护文物而深挖和绕行

2015-06-09 08:32 文章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现今,西安城墙的保护范围还在持续扩大。除了要保护高大的城墙本体外,护城河、环城公园的清理整治,城墙内外新旧建筑的高度和风貌之要求,西安 碑林及城墙周边历史文化街区等的保护,都渐渐清晰起来。2004年,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成立,结束了“各占一段、各管一摊”的历史,一代代人接力保护城墙 的故事也在到处流传。

城墙保护与轨道交通发展的样本

多年努力下,西安城墙恢复了威慑西北的“王城”气象,在城市空间上表现为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包括了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城楼、月城、瓮城等系列配套设施。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说,西安城墙已被我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西安市规划建设的六条地铁线路,其中有4条下穿西安城墙内古城区,城墙南 门的城楼、箭楼和中轴线上的钟楼等历史建筑都处在首条地铁之上。如何让地铁成功“洞穿”古城、进而形成便捷的立体交通的同时,确保体量庞大的西安城墙等文 化遗产安然无恙,一直是广大公众关心的问题。

2006年西安首条地铁修建时,国家还未颁布有关古建筑、古遗址的沉降变形、震动控制标准规范。为了文物安全,西安市文物局给地铁施工方提出了 堪称最苛刻的要求:钟楼台基地表最大沉降量不超过-5毫米,局部倾斜不超过0.0005的沉降变形控制标准。城墙范围地表最大沉降量控制标准+5~-15 毫米,局部倾斜不超过0.001的沉降变形控制标准。

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黄伟说,西安文物遗址类型多,但都比较浅,“文化埋藏层”基本在距地面5至7米的深度内。为了文物安全,要求地铁的作业平台 都要在地下14米以下,有些有古建筑的站点,考虑到叠加震动,必须挖得更深,要挖30米以下,相当于10层楼高,可说是国内地铁中开挖深度最深的。

由于西安城墙南门区域是文物最集中的区域,地铁在其地下的作业平台下潜到地下20米以下,而且从南门主体文物两侧“绕行”,然后再汇聚到一起。 中铁隧道设计院项目经理张达栋说:“地铁的深度下潜不仅将对城墙南门诸多文物建筑的影响减少到最小,而且也为南门广场下东西向的下穿车道预留了空间,可说 是给南门区域的立体交通留足了城市空间。”

西安首条地铁因文物保护的需要而深挖和绕行,使成本大增。譬如,用于支撑城墙门洞等文物保护工程的投资就有2577万元,为避让城墙和钟楼的工程措施费用超过1亿元,为减震使用的钢弹簧复制板道床1公里就需要投入2000多万元。

赵荣说,首条地铁运行3年多来的检测数据表明,包括西安城墙等沿线文物十分安全。它一方面让西安地铁规划线路基本避开了周、秦、汉等历代古都遗 址,如周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唐大明宫等文物古迹;另一方面也坚定了文物保护者对地铁可以成功下穿城墙的信心,为其他古建筑多的城市发展轨 道交通提供了样本和借鉴,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城市发展的双赢。

“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

随着西安地铁的顺利运营和对城墙等文物安全数据的持续观测,西安市委、市政府2012年决定实施西安城墙南门区域综合提升改造工程,“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流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主任姚立军介绍说,城墙南门区域综合提升改造工程是在保护文物的原则下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 包括一系列整体性的建设:箭楼遗址保护性展示工程,恢复三重门三重楼传统布局的历史区,修建南门广场的风貌区,建设广场两侧的松园、榴园配套服务区,修建 护城河的水上游览线,创作南门仿古入城式表演,建设月城和箭楼中的博物馆……每项工程都隐含着对城墙和城市的连接,让墙与城融合在一起“活起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