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器婉转流畅,方器挺拔劲朗
平定砂器历史久远,早在乾隆时期,平定砂锅就因被皇帝题咏“龙”字而名闻京师。民国年间,平定紫砂曾在陶瓷界占有一席之地,堪与宜兴紫砂媲美。此时期,平定县官也都留意砂器,志在改良。王子良仿制东瀛砂壶;朱子钦升任冀宁道尹后,将改良事宜委托给继任者吉廷彦。
时任平定知事的吉廷彦肩负重任,倍感压力。在他看来,“平定各种沙壶虽亦形式改观,然颜色翦陋,终不脱瓦缶旧容,参列时品,总觉形秽。”吉廷彦 认为改良之所以成绩不大,原因在于“风气初开,人民于各项工业多不能贯注全力”,遂决定由官方发起,筹建平民工厂,并聘请宜兴陶器工师来平定授艺。
1914年,朱子钦趁赴浙江采购桑籽之便,绕道宜兴,延聘利用公司李宝贞、杨阿时、朱庆生、吴云根赴晋,悉心指导新一轮陶器改良的试验。宜兴工 师到达平定后,“亲赴四乡,实地考查,采取矸矿,筑炉烧炼”,但因火力太猛,结果不尽如人意。于是开始二次改良试验,另筑新炉,重用煤烧,所烧物品“不但 无多损伤,抑且颜色鲜明,不亚于南制陶具”。然好事多磨,该次试验仍有不足,“试制各种陶质茶壶,一经热水灌注,色变灰黑”。吉廷彦遂亲自挂帅,与工师悉 心专研,发现茶壶注水变色的原因。“此种矿苗,含有别项杂质,周身蜂房,呼吸相通,既经火炼,毛孔仍在,所以注水有渗漏之虞,受热黑灰之态,致病之源,实 由于此。”之后,“又采回矸矿多种,分类试验,所制物品,悉臻完美,绝无渗漏变色之虞,比较江南出品,颇不低逊”。经过三次改良试验,平定紫砂得到政府认 可,吉廷彦也因改良紫砂有功获“一等金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