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廖科书作,或楷或行或草,多能令人体会到作品中流露出作者那既谨严传统又个性不羁的心绪。行楷书整体的灵动与笔墨驾驭的娴熟无不透露出作者对书法传统经典的深知,因为骨力的追求和笔划形状的塑造对于现阶段廖科的书法创作已经不占最重要的位置,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在创作中尽量发挥自己,扬其心性,于端庄稳重之中求得个人情性最大程度的张扬。同时,还因创作中的严谨而带“随意性”,更使其行楷书作的形成具有一层“近古非古”的意蕴。同时,观其行草,知其追法晋唐,且于二王、怀素几家着力较多,因故颇得草书三味。当然,其中最令人心动的是,作品中笔墨的跳动往往能使观者心潮起伏的同时会依稀感觉到其作品格调的“面熟”一近乎传统的某一家而又并非全似一家,笔墨运用的“合法”与心绪的“突变”,在使得其书法创作能充分展露个性的同时,也构成了自家创作的独特风貌。
抗战期间陪都重庆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研究,在近年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陪都重庆的书法研究,同样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关注。作为专门史研究,《陪都重庆书法研究》,在引起书学界专家、学者重视的同时,对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书法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
一吴又华,中国书协会员,中国艺术创作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