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宁波开幕:实物追寻航海足迹(图)

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宁波开幕:实物追寻航海足迹(图)

2015-07-10 08:32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为“向东是大海——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现场 徐小勇 摄

图为“向东是大海——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现场 徐小勇 摄 图为“向东是大海——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现场 徐小勇 摄

图为“向东是大海——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现场 徐小勇 摄

中新网宁波7月9日电(徐小勇 李佳赟)600多年前,一支绵延十余里的船队,浩浩荡荡驶入了万顷碧波,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航行。岁月流转,绵延了几个世纪的碧波又重新在东海之滨激荡。

7月9日,在第11个中国航海日前夕,由中国郑和研究会、中国港口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向东是大海——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在浙江宁波的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整个特展结合了大量史实图片及实物展品,全方位展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前世今生”。

此次特展面积950平方米,展线264米,共展出文物162件(套)。展览以郑和下西洋为重点,以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为辅线,以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关系为联结点而展开。在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同时,宁波港2500年的沧桑历史也将一一展现。

整个特展结合了大量史实图片及实物展品,全方位展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前世今生”。展出的明金镶宝石帽顶,梁庄王墓出土,宝石的产地均为东南亚和西亚,是郑和下西洋的可靠证据。

据悉,展出的郑和行香碑拓片记载了公元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前,特地来到泉州东郊的灵山圣墓,祈求庇佑航海成功。清康熙人物故事纹将军罐 在印尼水域出水,正是当时高超瓷器技术的表现。此外制瓷、制丝、造船的微缩场景生动逼真,在包含500个地名10余米长的《郑和航海图》中,还能找到观海 卫、郭巨等至今还在沿用的宁波地名。

28年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七下西洋的郑和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更留下了可贵的启示和精神财富,开辟了中华民族从海上走向世界的新纪元。

斗转星移,2015年,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以“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为主题的2015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将在宁波举行,“向东是大 海——郑和下西洋大型特展”是2015年中国航海日系列活动之一,同时也是宁波这座古老的港城向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一次历史寻缘和文化致敬。(完)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