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博我新知光故国 传他旧学振家邦——记夏威夷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博士第一人罗锦堂先生(组图)

博我新知光故国 传他旧学振家邦——记夏威夷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博士第一人罗锦堂先生(组图)

2015-07-21 09:27 文章来源:翰墨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孔子的《论语》与修身

2006年中国国庆七天假日期间,北京师范大学的青年女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讲了七节《论语》心得。始料未及,奇迹出现了:《论语》立时成为全国街头巷尾议论、各大网络论坛、大小报刊的主题语。一个月后,《于丹〈论语〉心得》出版,书店前出现数公里长龙争购,一个月便售出了一百多万册。这令中国领导层乃至哲学、文学、艺术和海内外传媒界深感惊讶之余,纷纷议论探讨:为何这两千多年前的古文,竟对如今中国老中青年,突然产生如此巨大之吸引和震撼力! 

其实,在此之前,罗锦堂就对《论语》有所研究。香港中文大学著名学者王书林写了《论语评注及异文校勘》,请罗作序。这促使他研究了一次《论语》,写就了一万多字的长篇序言,不少观点受到学术界重视。

为此,罗锦堂于2007年4月20日,应邀在檀香山华人茶会上作了“孔子的《论语》与修身”的讲座。

\
罗锦堂先生与张学良将军

为何我们的先哲几百年前便有“半本论语治天下”之评说;为何胡适先生说“中国最早出名,而且全世界都读的言行录便是《论语》”;为何许多东西方有远见卓识之大学者说“论语的影响超越时空,对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读者都深有意义”;为何据日本学者统计,全世界评价《论语》的论作已达到四千种之多,而在它的祖国,在被冷落了百多年后突然又闪射异彩,喷发而出?

罗锦堂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典故,为大家讲述《论语》的理论思想精华,及其对二千年中华历史政治哲学文化的深远影响,探讨当今中国出现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学热的背景和现实意义,以及海内外中国人如何从中获得自身和国家民族的思考、挑战与对策。

罗锦堂先生在讲座中将《论语》的精华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浓缩:

文学的情趣。由于《论语》自南宋朱熹以来,被列入四书五经之内,因而读《论语》的人,只把它当作圣人的经典看,遂忽略了他的文学情趣。我们看他运笔之灵活,结构之紧严,以及辞句之精粹而言,都是后世散文的典范。我们读了,不但有高超的文学情趣,而且也可以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使读者自信在古老的中国,也有一个更圆、更大的月亮!

例如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陈亢(即学而篇的子禽),怀疑孔子一定有些特别的学问,不传给门人,而传给儿子;于是就向孔子的儿子伯鱼(即孔鲤)道: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过特别的教诲吗?伯鱼道:没有呀!但有一次,我父亲独立在厅堂上,我在中厅走过。我父亲问我:你读过诗了没有?我回答:没有!我父亲就说,你不学诗,就不会讲漂亮的话与人应对!于是我就回头读起诗来。另有一天,他又一个人站在那里,我就放开脚步,走了过去,他问我学过礼了没有?我也回答说没有!我父亲说,你不学礼,就没办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世。我回来又开始学礼。我私下所知道的就这两件事情。于是陈亢回到房间后大为高兴,而且得意地说,我问了一件事,却得到了三样知识,一是知道学诗,二是知道学礼,三是知道一个君子之人,对待儿子和对待其他的学生,并无不同(《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由此可见孔子的大公无私。

哲学的修养。在论语中,虽然多是日常生活的谈话,但在谈话中,却含有高深的哲学思想,以启发我们的才智。它往往把周密细致的哲理,夹杂在美丽多趣的文字中。例如在《子罕篇》中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几句话,简单明快而富有诗意,令人毕生难忘。由于孔子走到河边,看到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动,因此而感慨岁月不居,时光不再,藉以勉励弟子们及时努力。犹如《易经》中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样,不过孔子在这里却以流水取譬而已!后来如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东坡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都是受了孔子的那句话而延伸出来的。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