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大势
今年上半年的拍卖市场,最引人注目的是横跨近三四个月的春拍,与往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春拍市场大幅萎缩近30%。记 者从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最新发布的《2015年春拍艺术品市场调查报告》中获悉,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拍季市场整体容量缩小,拍品数量减少 54304件;成交量同比下降40%,为93070件;春拍总成交额仅为244亿元,总成交额降至2011年以来最低谷,降幅达27.04%。不过,该报 告也指出,各项成交指标呈现全面下滑,但单幅作品均价出现提升,为26.23万元/件,这表明拍品在缩量的情况更加注重精品化。
“近年来,收藏市场因炒作形成的泡沫刺破,尤其是当代书画市场明显‘退烧’,2015年春拍大概萎缩将近30%的交易。”北京荣宝拍卖总经理刘尚勇指出,这个 市场成交的急剧萎缩,也引发其他品类市场的通缩,促使交易难上加难。他认为,经得住考验的还是那些在历史上已经有定位的大师精品,即使在市场特别不景气的 情况下,仍然有很好的价格。“这一次市场调整,再一次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实习生 王思思
缩水
总成交额降至四年来最低点
据了解,今年艺术品市场从投资角度讲,仍处在更新换代的调整阶段,这从2015年春拍艺术品市场缩量盘整的局面可见一斑。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AMMA)不完全统计,今年春拍季市场整体容量缩小,拍品数量减少54304件;成交量同比下降40%;2015年春拍总成交额仅为244亿元,总成交 额降至2011年以来最低谷,同比降幅达27.04%。
针对成交量、成交额、拍品大幅下降,分析认为,当前艺术品市场处深度调整 期,规模较大的拍卖公司为应对拍品征集难、流动性紧缩这一问题,采取减缩量的策略。部分品类单一的拍卖公司迫于压力则退出春拍,拍卖公司与拍卖会的数量均 出现缩减,专场数量缩减最为明显,同比减少221场。
“本季度,艺术品市场的巨大缩量还主要体现在常规拍卖公司成交规模的大幅缩 水。”据上述报告称,去年春拍举办拍卖会的拍卖公司名单中有175家在2015年春拍持续上拍,但它们创造的成交总额比2014年春拍减少80多亿元人民 币,降幅为29.33%。如中国嘉德2015年春拍上拍拍品约5890件,同比2014年春拍的6600件减少12%,专场从2014年春拍的43场缩减 到39场;北京匡时2015年春拍上拍18个专场、2000余件拍品,环比2014年秋拍的26个专场、3480件拍品有明显缩减,同比2014年春拍的 30多个专场的规模更是减少近一半;北京华辰的上拍数从1402件缩减至1010件,专场数量从去年春拍的12个调整至5个;北京保利拍卖从去年秋拍 9120件缩减了1000余件。
另一个原因是,部分中小型拍卖公司悄然退出春拍,或者将原本举办拍卖会的场次减少,以应对本季的 “调整”。据统计,从2005年至2014年持续拍卖10年的机构来看,如北京传是、北京银座、北京盈时、蓝天国拍、福建拍卖、中拍国际、浙江南北、河南 金帝等在今春停拍,市场虽有新进名单,但其拍卖总额难抵停拍的成交总额,两者相差6亿元人民币。
专家分析,在艺术品市场深度调整期,绝大多数拍卖公司成交额的集体缩水是导致春拍季拍卖总额缩量的主要原因。
回归
中端藏品成交合理回落
艺术品的拍卖成交价格也可从侧面反映出市场人气及收藏风向等现状。记者发现,从上半年春拍季的成交来看,精品依旧高价成交,但成交数量明显减少;普品成交总额下降,单价走低,说明市场对普通艺术品购藏热度降温。同时,中高端及高端拍品成交量缩水最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