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妮
[据“邂逅梵高”的展览主办方介绍,它并不是简单以艺术家最著名的向日葵、星夜画作为线索,而是着重于梵高本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体验]
今年是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逝世125周年,尽管这并不是个多么重大的整数年份,但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却都按耐不住对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热爱,纷纷推出主题展览。
从比利时蒙斯美术馆“梵高在博里纳日”展出大约70件梵高绘画和素描作品开始,有法国梵高基金会的“梵高素描展”,荷兰克洛勒-米勒博物馆“梵 高与同时代的艺术家”,挪威蒙克博物馆“蒙克和梵高”,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梵高:玫瑰与鸢尾”。甚至在上海也声势浩大地举办了“不朽的梵高”展—— 而最后这场展览有别于其他传统形式,以作品数码影像替代原作,从而引发了一些争论。本月底,热闹一时的“不朽的梵高”展将在上海落幕,随后将转场至北京, 主办方称,截至目前,该展览的总参观人数已经超过30万人次。
就在这个空档,拥有世界最多梵高艺术作品的荷兰梵高博物馆发布了另一场全新的“多维体验展”。8月6日,“邂逅文森特·梵高-全球首演中国巡回展”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这场由梵高博物馆打造的高科技展览将于2016年5月启动,首站即是北京。
换言之,这又将是一场没有原作出现的商业展览。观众掏钱买门票,看不到梵高的真迹,看不到那块画布——正是一百多年之间站在同一块画布前,才足以连接起现代的世人与那个疯子般的天才。如果没有了这些,为什么要去看展览?
“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不能拿出真正的原作去各地展览。”梵高博物馆执行馆长阿德里安·多兹尔曼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因为现存的收藏存量非常之少,并且画作本身非常脆弱,需要尽可能地保护它们不被损害。于是就需要找到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替代原作展出。”
其次,数字化和高科技意味着可复制、更容易传播。“这样我们就可以和世界上更多的人共享作品信息,而不仅仅是少数真正能够走进博物馆的人。其实 这时候就变成了‘展示介绍’,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展览’。内容反而变得更加灵活,不只是复制画作,还有多媒体、声音、光线等这些通常在博物馆里看不到的 方式。”
另外,据“邂逅梵高”的展览主办方介绍,它并不是简单以艺术家最著名的向日葵、星夜画作为线索,而是着重于梵高本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体验。比如 从他的死出发,光影视听载体让观众跟随他,从小时候自学绘画开始,一步步地成长、遇见高更、创作手稿、写信给弟弟提奥,甚至到他死后作品被高价拍卖现场。 他们试图还原这位伟大天才成长的环境与时代。“而这些都是传统展览不会有的。”多兹尔曼说。
尽管如此,这场号称“国内迄今为止有关梵高最完整、最丰富、最专业的全方位体验展”还是难免散发出浓浓的商业气息。文森特·梵高一生只卖出一张 画,除了创作之外似乎永远痛苦而潦倒,可是死后作品备受学界赏识,甚至在拍卖市场也屡创世界艺术品拍卖天价纪录。艺术与商业的羁绊在他这里显得尤为极端。 为什么永远是梵高?如果换作他人是否一样可行?
为此,《第一财经日报》特别和阿德里安·多兹尔曼、体验展执行董事彼得·特伯纳尔,以及梵高博物馆董事会顾问威廉·梵高(梵高弟弟曾孙)进行了专访。
为了传播艺术,也为了寻求资金支持
第一财经日报:梵高是世界上最具识别性的艺术家之一,你怎样看待他的作品被商业化操作?
多兹尔曼:梵高博物馆的主要职责就是与全世界尽可能多的人们共享梵高的作品信息。把梵高的作品当做商品来传播其实也是另一种把博物馆里面的东西 展示给外界的方法。当然也有商业化的一面,毕竟作为一个运营的博物馆机构我们的大部分成本都是需要自己来赚取。因此这个问题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它可以弥 补支持我们的艺术传播职能;其次它可以为博物馆提供资金支持。
日报:商业化会不会让艺术变得肤浅?
多兹尔曼:你的意思是说人们从商业的角度很难恰当地对待和理解艺术是不是?我不同意这个看法。因为我们在做艺术品商业化的时候,定下了一个很高的标准,确保所有的衍生产品都符合博物馆的质量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根本不肤浅。
梵高:我们的巡展与博物馆展出其实是两个维度。博物馆里的展览是让大家看到梵高的艺术作品,而这次体验展是讲述梵高的整个人生——并不是金钱导向的。艺术家是真实的,博物馆也是真实的,并且整个展览的策划制作都需要对其艺术内容有极高的理解力。
日报:在理解梵高艺术的时候,哪些部分是最为关键的?是他的那些著名作品,还是整个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