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 田黄冻双凤钮大方章
有行内人士分析,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两枚玺印均能以“天价”成交,说明“好东西就是硬通货。”而王楚男也表示近年要征集到好的玺印已经非常难,不少人买了均在惜售,“多数(藏家)都不太愿意在这种环境下拿好东西出来拍卖。”
田黄石因具有皇族专用的黄色,被满清皇族宠爱并视为珍宝,争相寻觅,价与金玉相埒,视同瑰宝,倍受文人雅士、官宦、皇族及帝王的喜爱,自清以来极负盛名。相传乾隆皇帝曾以田黄石祭天,并冠予帝帽,故田黄历来有“石中之王”的尊号。
而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白玉质地,2010年在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卖会“清乾隆 御制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以5656万成交,时隔三年,中国嘉德2013年春季拍卖会“御制—宫廷重要瓷器工艺品”专场以6670万成交,三年增值1000万元。
尽管王楚男始终认为“材质不影响玺印的价值。”但不可否认,对白玉、田黄石等珍贵材质的认可,一直以来也在左右着某些藏家的喜好选择。
康熙玺印成交价曾为起拍价20倍
玺印作为皇室用品,一直有着与其他拍品不一样的待遇,火热受捧的市场早在上世纪末便初见端倪。
比如,1997年香港佳士得曾以不到100万港元的成交价拍出过一方乾隆御制田黄“契理在寸心”狮钮玺。但是到了2004年,这方玉玺在香港苏富比最终以790万港元成交,7年时间价格升至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