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杨佴旻作品之梦的解析(组图)

杨佴旻作品之梦的解析(组图)

2015-08-24 12:13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杨佴旻《山》 43 x 35cm 2001年 纸本设色作

杨佴旻《山》 43 x 35cm 2001年 纸本设色作

作者:秦晓宇

佴旻的画作往往笼罩在一层特别的光线中,这使得他的每件作品都像是一个单独的梦境,参观他的画展则是在这些梦境的丛林中穿插恍惚。他的瓶中花并 不枯萎,无论水仙还是雏菊,都安静地,不带任何多余涵义地,将自我深植于一种作为实体的恒定中。“遐想应找到它的物质”,加斯东•巴什拉说。而那些水果让 人想到塞尚。也许你立刻会发现它们不是可以吃的水果,因为缺少跟欲望有关的联想。但它们饱满、润泽,饱含水果的意味。它们在那里默默地倾诉着“水果”。假 如你有足够的耐心,你会发现并非某个画家梦见了瓶花和水果,而是瓶花和水果就是梦的实体。     

《晨光》里的那束花是白色的,梦境中最明亮的颜色,足以令人感到寒冷。那不是温柔、迟钝的白色,而是燃烧金属的火焰般的白色,但又是冷冽的。它 既是对晨光的思考,也是对瓶花的思考。它思考的方式是经由梦境的,只有在梦境中,才会创造出有关白色的诗学。既清冷又明亮的白色极具活力,在梦中带来欣快 的情绪,燃烧是力比多——libido)的释放,出现在同一画面中的饱满的桃子属于相同的隐喻。《晨光》中的白色像一种启迪,让人联想到有关用梦境治疗疾 病的说法。

据说粘液质的人常常梦见湖泊、河流和沉船。《山》中,同样的白色被应用于远山背后的白云,花朵也是白色的,然而浸透了水气。花下奔涌的雪水暗示 着一大片湖泊。梦境走出房间,来到了千里之外。自从童年消逝,我们就不曾见过如此具体完整的物象,即使在梦中。童年的、最初的梦仅与具体的物象有关,是对 存在的抚摸,是一种敞开的想象,和扩展着的物质。拥有逻辑和科学、词汇和语法之后,“物质”变成了“物品”,人们在其对物象的规定中逐渐丧失了童年之梦 ——只有很少的人有能力在梦中变成蝴蝶。一场通过变成蝴蝶从而达至真正物玄的梦中,哲人/诗人完成了他的职责:在“物质想象”中实现了一种本体论的沟通, 令存在变成一种觉醒。再度回到“童年之梦”的梦幻体验是被画笔擦拭的物象带来的,是一场深深的梦。雪山下冷冽的流水中盛开着白色的花朵,水生花朵必定散发 着水的灵魂,水的滋润、清澈和纯洁与它的花朵是一致的。花朵的任务是无休止的美,当它恰好长在水边时,自恋便成为它的第一意识。美并且意识到自我之美,花 朵是唯美主义的。创造出这样的花朵,并在梦境中给它雪山和湖泊的佴旻,也是唯美主义的。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