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谈十一面观音信仰与造像(组图)

谈十一面观音信仰与造像(组图)

2015-08-28 11:27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二、汉传佛教密教与十一面观音经典

汉传密教经典传入内地的时间很早,早期密教多属真言咒语(或称“陀罗尼”“总持”)性质。三国时,竺律炎译《摩登伽经》,支谦译《无量门微密持经》,都很有名。这些咒术的应用范围很广,诸如息灾、求祥、安家、治病,驱鬼役神、降龙祈雨,无所不能。除了持咒它还兼取火祀、占卜、星象等法术[2]。西晋时期,帛尸梨蜜多罗就精通咒术,他在健康翻译了《大灌顶神咒经》。东晋太元六年(381年),昙无兰在扬州花了十五年的时间翻译了《咒时气病经》《请雨咒经》等许多神咒。至唐代,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佛陀波利从印度带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等。以上这些都属于“杂密”,体系性的“纯密”是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人传入中国的。此三人中以善无畏来中国最早,他于开元四年(716年)抵达长安,之后他们分别翻译了《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等大量密教经典。至此,“纯密”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汉传佛教密宗才产生[3]。


 

密教十一面观音信仰的法脉其实在整个“纯密”构架形成之前已经在中国普遍流传。早在北周武帝时期,耶舍崛多与阇那崛多在长安首先译出《佛说十一面观音神咒经》。据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记载:“神功元年契丹拒命,出师讨之。特诏藏依经教遏寇虐。乃奏曰。若令摧伏怨敌请约左道诸法。诏从之。法师盥浴更衣建立十一面道场置光音像行道。始数日羯虏睹王师无数神王之众。或瞩观音之像浮空而至。犬羊之群相次逗挠月捷以闻。天后优诏劳之曰。蒯城之外兵士闻天鼓之声。良乡县中贼众睹观音之像。醴酒流甘于陈塞。仙驾引纛于军前。此神兵之扫除。盖慈力之加被。”此虽文人漫谈,不足全信,但由此可以看出,在唐代初期,十一面观音信仰在上层社会已经广为流传,其修持仪轨已初步成型。从初唐到开元年间三大士到达中国建立“纯密”,就相差百余年,那么据此推测在开元三大士尚未到达中国前二、三百年间,十一面观音法早已在中原地区存在了。

进入唐朝,密宗观音信仰进入高潮时期,各类观音经典的翻译层出不群,来华印度僧人尊法、智通分别译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观自在菩萨随心咒》《清净观世音菩萨陀罗尼》。同时,十一面观音经典也大量翻译。初唐时期,阿地瞿多和玄奘先后分别译出《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和《十一面神咒心经》,又过了约一百年,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不空翻译《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通过十一面观音相关经典的翻译可以看出,随着密教观音信仰的发展,十一面观音信仰出现了两个高潮,第一次是北周时期,以保定四年(564年)天竺僧人耶舍崛多翻译《十一面观音神咒经》为主要标志,第一次把十一面观音经典引入中国。第二次高潮是唐代,曾四度翻译十一面观音经典,把十一面观音信仰推向了高潮。[4]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