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艺术创作不可受制于人

艺术创作不可受制于人

2015-09-30 11:40 文章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我不满足于自己只是个工匠,希望自己能有创作艺术品的能力。于是开始进行思考,怎么可以将作品的品位提高,怎么摆脱以往大家认为的模式。

本期专家:广东省玉石雕刻大师尹志强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林琳

我入玉雕这一行有点机缘巧合。1976年之前,我在东莞做了两年知青,回到广州后,被分配到织金工艺厂,但因为工厂离家太远,我申请到南方玉雕厂上班。就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从此和玉“缘定终身”。

1985年,我考取了广州美术学院和市总工会合办的工艺美术大学后,开始半脱产学习,我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作为厂里第一个考上业余大学的工人,会被视为可造之材。因此当我再次申请后,获得学习雕刻的机会。

30岁成为学徒,我深知机会难得,感觉到自己在学习上已经不能“走路”,而应该要“跑步”。为了可以追赶先起步的同行,我基本上将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学习半年后,厂里举办了一个玉雕比赛,所有员工都可以参加。我设计的是一件岫玉的大肚弥勒佛,肚子是一个可以转动的玉球,玉球表面有9个童子戏龙。刚开始, 我以为只是设计的比赛,把图稿交给厂里就可以了,没想到,比赛却要求设计者必须完成作品,得知这个消息的我真的头都大了,认为这么复杂的作品,自己绝对不 可能做得出来。

但比赛规则就是这样,我最后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这件作品难度确实很高,加上自己从艺时间很短,一开始我束手无策。当时白天鹅酒店有一个工艺品商场,我经常前去观摩,看看其他艺术品种的作品,反复揣摩,尽量收集多点素材。

经过一番努力,后来我终于将作品按照我原来的设计意图制作出来,而且效果还很不错。这件作品很快就被外商高价收购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一间港资工厂担任设计总监。这间工厂本来经营象牙雕,后来转型经营玉雕,所以没有一个人懂玉雕。我一方面带工人学玉雕,另一方面又负责工厂的创作设计。

慢慢的,我不满足于自己只是个工匠,希望自己能有创作艺术品的能力。于是开始进行思考,怎么可以将作品的品位提高,怎么摆脱以往大家认为的模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琢磨,我感觉到自己对玉雕的理解进入了另一个境界,对千篇一律的传统题材已无法再忍受了,如果只满足于葫芦、蝙蝠这样的传统谐音题材, 吉祥有余、韵味不足,更谈不上有艺术创作的成分。所以我打定主意要走一条跟以前不同的路,要创作更贴近生活和时代的作品。

不迎合市场的路并不好走,但是我相信自己已经拥有走这条路的基础,如果坚持走下去,总有一天可以走通。2000年,我开始转型,成立了一间工作室,基本上不接外面的订单,而是自己找原材料自己设计制作,尽量做精品,不求多但求精,绝不受制于人。

10多年来,我凭自己的作品在社会上获得80多个奖项。这条路走得很艰难,但是很值得,我还会继续走下去。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