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莎艺术》主编、助理出版人发言
常青藤计划发起人姜大方发言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系主任李强教授发言
丁乙:“我希望大家能从我的发展历程中,感受到一个艺术家的坚持,长期创作的一种愿望。当我们面对现实世界的远景的时候,是一种空间的关系,是一种传统的绘画语言,延伸我们所有和城市空间有关的部分。绘画,包含着材料,结构,空间,动态的关系,也可以是某种景观。”
精彩回顾:
立场与概念
如何能够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对于我而言,需要的是重新起步和清理。从最简单的结构开始,从最简单的颜色红黄蓝和七色光谱开始,我需要的是重新起步。80年代这些抽象相关的创作,也都和现实有关。我认为中国的抽象艺术需有一种理性的声音而不只是表现性,“十示”是纵横的交叉,是跟我当时现实工作有关,在大学之前,我读的中专学的就是装潢设计,毕业后分配在玩具厂做包装设计,我们最常用的稿子就是亲手画的黑稿,与今天印刷方式有所不同,那就像十示型。后来我发展出了一套“混乱色彩”的创作理论,拿到什么颜料就进行某种色彩的创作,色彩是随机的,不考虑色彩的关联。这样的系统其实是在追求精确,而随着工作的持续,我希望不是表现绘画的精确,不一定是通过表面严谨的方式进行,更是领悟精神性的表现,从而到了第二阶段的口语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