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从圆明园到宋庄:当代艺术的精神传统(图)

从圆明园到宋庄:当代艺术的精神传统(图)

2015-10-15 13:30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走过圆明园—圆明园画家村文献展》的策展人熊焰,在上世纪90年代是居住在圆明园的艺术爱好者。文献展以他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所做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呈现数十幅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

1989年到1995年,中国当代艺术里一些代表性的人物,方立钧、岳敏君、杨少斌等,都是居住在圆明园的早期艺术家。在这些20多年前的旧照片里,艺术家长发跣足,聚集在画室或室外的小树林里,眼神流露出玩世不恭。

那是一个还没有艺术市场的年代,到圆明园买画的只有外国使馆的工作人员和外国记者,他们也带来一些外国藏家。“一方面说明当时中国所谓前卫艺术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从一开始就有‘他者化’或东方主义的倾向。”吴鸿说。

对话吴鸿

圆明园是宋庄的精神源头

南都:为什么强调从圆明园到宋庄的精神关联?

吴鸿:宋庄的精神源头是从圆明园画家村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整个社会体制还没有完全松动的情况下,圆明园艺术家抛弃了体制内的 身份,成为一个没有身份、没有收入的人。我们今天叫“自由职业”是一件挺时尚的事情,但是在当年,一个没有单位,没有正当收入的人,会变成社会盲流。当年 的艺术家去圆明园,不像今天所谓的职业画家或自由职业那么简单。

从体制游离出来的异己分子,面对社会的强大压力,要在自己内部形成一个保护机制。圆明园这个群体,一方面在文化的诉求上有一定的前卫性,另一方面, 正因为他们是从体制里游离出来的异己分子集合体,他们身上也带有江湖气。这种江湖化的倾向,正反两个方面,在今天的宋庄也仍然有所继承。

当年在圆明园的艺术家,来的来,去的去。有的短期在圆明园停留过,有的不住在圆明园,但经常去圆明园,在精神上也从属于当时的圆明园画家村整体。圆 明园在当时有核心人物和精神领袖,这些人大部分都到了宋庄。全国各地的艺术家聚集在这里,肯定有共同的精神诉求。在早期宋庄,这种诉求是有传承性的。

宋庄艺术区也已经快速商业化

南都:今年艺术节的主题定为“转体与重建”,宋庄艺术区现在面临哪些问题?

吴鸿:这几年宋庄艺术区已经快速商业化,出现了各种“书画大师”。各种大师和美术馆实际上都是些假大空。在艺术区扩展的过程里,已经失去了基本的专 业性。我们跟政府开艺术节筹备会的时候,政府要把一个展览放到艺术节里来做,叫“荣宝斋画院大师展”,我们坚决不同意。什么人叫大师?没有一个基本的专业 底线。如果宋庄艺术区继续按照这样一个无序的、没有专业底线的方式发展,它未来可能变成另外一个798。

“转体与重建”也是对以宋庄艺术区为代表的,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的所谓艺术产权化运动的社会现象的思考。

中纪委在2个月前透露出信息,未来中国美协、中国书协都要“去行政化”,要“民间化”。为什么这些画国画的、写书法的,非得要挂一个行政化的身份? 宋庄目前聚集的这些“大师”,可能我们都没听说过,但在某一特定的地域里,他的作品是硬通货,像银票一样,用以买官卖官,行贿受贿。

把798作为潜在的前车之鉴

南都:你认为未来宋庄艺术区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吴鸿:我因为筹备宋庄艺术节好长时间没进城了。有一天在客户端上看到,现在流行头上长草的头饰。开展前,我去798一个画廊开研讨会,798里边一片头上长草。今天798已经变成前卫文化、地下文化和时尚文化的混合体,它和当年的艺术区逐渐不一样了。

那么在快速的商业化的过程里,宋庄会发展成什么样呢?地理位置上的劣势,在通州区变成北京市的副中心以后,这种不利条件会得到改变。我 们根据宋庄艺术区自身,从转体与重建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也是把798作为潜在的前车之鉴。时尚工业、其他的比如餐饮业的发展,包括下一个副中心成为现实 以后,将带来巨大的旅游人群,我们所说的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在商业地产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如果宋庄未来把一切市场化,只有三种人会留下来。已经成功的艺术家,他们的抗击打能力强一点;各个地方来的所谓名家、大师们,他们有雄厚的财力和通天的社会关系;798出现的各种艺术商业机构和餐饮行业。其他的艺术家可能就无法在宋庄生存下来了。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