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谷仓:西晋越窑青瓷的代表作(组图)

谷仓:西晋越窑青瓷的代表作(组图)

2015-11-10 14:21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越窑青瓷·谷仓 局部特写 上虞博物馆藏
越窑青瓷·谷仓 局部特写 上虞博物馆藏

谷仓的由来

谷仓,由五联罐演变而来,流行于三国西晋时期,俗称堆塑罐、魂瓶,也有学者称之为佛寺罐,日本则把这种器物称神亭壶,是一种专门用于随葬的明器。三国时的谷仓,下部为罐身,有的在罐身上压印网格纹,有的印贴各式人物俑、铺首、佛像、螃蟹、龟等,上部中管比五管瓶的中管明显扩大,另四管逐渐低矮,堆贴门楼、门阙、飞鸟、胡俑、狮子、龙等。西晋时的谷仓,五管大多已被亭阁所代替,堆塑更加繁复,至西晋中晚期,五管彻底消失,最上面往往是带脊的四坡屋顶。有的谷仓上还有碑,上面多铭有“会稽”、“会稽上虞”、“会稽出始宁”等文字,如绍兴南池乡官山岙村横棚岭西晋墓中出土的谷仓,碑额阴刻“会稽”,其下分三行竖刻“出始宁,用此丧葬,宜子孙,作吏高迁,乐众无极”。绍兴南池乡施家桥村出土的一件谷仓,碑上则用隶书刻有“会稽出始宁,用此灵,宜子孙,作吏高迁,乐无极”。始宁即今上虞上浦、章镇一带,县治在嵊州三界,三界一带无越窑窑址。从窑址调查情况看,上浦镇大善村的凤凰山窑址、梁湖镇华光村的晾网山窑址都曾发现谷仓的残件。凤凰山窑址在三国西晋时属始宁县,晾网山窑址则属上虞县。

上虞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息的乐土,又曾为越国的腹地。人文积淀深厚,兼具得天独厚的制瓷条件和以曹娥江为主干的便利的水路交通网,从而使瓷文化必然地在这片土地上萌生、繁荣。想起全国古陶瓷委员会主任、中国官窑学会会长叶宏明先生,1978年与其他考古工作者一起在上虞县陆续发现汉代古窑址20多处,根据“大多数出土的东汉瓷片,釉表面玻化良好,釉和胎结合牢固,釉胎的中间层处有放射状和条束状晶体,釉面没有裂纹,烧成温度均在1250摄氏度以上,吸水率则在0.5%以下”这些因素,并通过大量的分析数据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我国的汉代完成了由陶向瓷的过渡,真正的瓷器发源时间是在距今1800多年前的东汉;发源地是现在上虞县的小仙坛和帐子山一带”。而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对其的发掘进一步证明了上虞乃世界青瓷的发源地。至此,我们也就不难解释三国西晋之时上虞的一些古窑何以能够制作出其时颇为流行的气势雄达、工艺精美的谷仓了。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