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谷仓:西晋越窑青瓷的代表作(组图)

谷仓:西晋越窑青瓷的代表作(组图)

2015-11-10 14:21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谷仓的制作工艺

谷仓是三国西晋青瓷产品的代表作,因为谷仓的制作难度大,它使用了模印、镂孔、捏塑、刻划、贴花等多种装饰工艺,把早期越窑的装饰工艺和烧制工艺推向了极致。谷仓造型高大而不变形,工艺繁杂而不失精致,故而谷仓便当仁不让成了西晋越窑青瓷的最高工艺成就的代表。据绍兴市上虞区越窑青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馆员杜伟介绍,成型最为复杂的当数谷仓,除泥条盘筑,其他成型技法在谷仓中都能见到。谷仓制作的第一步是罐身拉坯。谷仓仓口位置其实很高,只是被亭台楼阁遮蔽罢了,仓沿易被误作仓口。早期的谷仓仓口周围堆塑较少,仓口也就一目了然。仓沿不是仓口,其技法与泡菜坛的外唇成型相同。具体制作有两法:一种是拉坯时用手指分离而成,另一种是先贴上泥条,再转动陶车,修坯而成。仓沿是分界线,仓沿之上堆塑亭台楼阁、人物等。仓身成型后稍加晾坯,便能增加其强度。第二步是对仓身进行装饰。因为装饰需在半干半湿时进行,而仓沿之上的堆塑则需仓身瓷土较硬具备一定承重力后才能进行。否则,仓身容易变形压塌。装饰完成后再晾坯,可进一步增强仓身承重力。第三步对仓沿以上部位堆塑。堆塑由下至上,由里及外。飞鸟、人物俑、楼阁等多用捏塑法,门、窗则镂空而成,屋脊、墙面采用刻划法,狮、佛像、龙及部分人物俑等复杂造型采用模印法。而仓口之上的方形平板,系拍片而成。平板上方的方形建筑也是如此。方形建筑成型有两法:一是先拍成四长条形泥片,再一一拼接。二是先拍成整条长方形泥片,再折成方形建筑……杜伟先生这既专业又通俗的介绍,自是还原了当时谷仓的制作场景和工艺原理。听着想着,想着听着,于是诗意奔涌而出——“出现在人们心扉的总会是旷远的丛林和阳光下一望无际的河水,往前走,林子越来越近,道路越来越隐蔽,周围一片绿色,凉凉的风里有艾草的香味……”不知不觉间,自己似乎正穿越时空而来到了西晋之时的曹娥江畔,加入到了制瓷者的队伍之中——粉碎、淘洗、陈腐、练泥、拉坯、晾干、修坯、装饰、素烧、上釉、装匣、装窑、烧成,忙得不亦乐乎。

时至东晋南朝,上虞制瓷业面临着动荡的政局,连年的战乱与频发的天灾,终令厚葬之风也渐渐消退。于是乎,上虞制瓷业也无可奈何地陷入了低落期。谷仓,这一集“奇技之巧”的青瓷代表,似乎也在瞬间销声匿迹。然而,也正如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在《早期越窑——上虞历史文化的丰碑》的序言中所言:“早期越窑是上虞历史文化的丰碑,它曾经惠及天下,给斯人斯地带来无尽的荣光。在历史的天空下,流逝的只是时光岁月,抹不去的则是文明的胜迹,曹娥江畔满山遍野窑业废墟、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出土的大量早期越窑瓷器,无不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尘封的故事。”是啊,上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晋谷仓,不仅承载着时光岁月的瞬间,而且维系着文明胜迹的光环。它与众多早期越窑青瓷作品一起,真实地记录着“瓷器之国”的行进步履,显示着能工巧匠的超卓智慧,铭刻着早期越窑的丰功伟绩。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