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前特首曾荫权成为香港历史上被刑事起诉的最高级别官员。除了香港回归18年来,不断有香港高官不够廉洁、不能自律的现象,是否潜藏着香港风水的作用?这是我从人体工程学概念引发的另一个思路。
香港立法局建筑,最早是英殖民地时代的法院,法院是个执法机构,从一个执法机构的建筑变化为立法机构的建筑,没有进行改动,这是一个危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就向港英政府提出了,港英政府根据我的方案修改之后,才有了香港回归时,非常顺利的移交给中国政府。从这里说明,从殖民地时代港督所坐的位置与回归后特首所坐的位置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占领者、一个是回归后的管理者,从这点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港督在香港民众心目中的位置,在看看特首在香港民众心目中的憋屈样子,价值低了很多,这就是问题所在。
当时,港督府的秘书位置,在港督的左则,就是李鹏飞他们所坐的位置过多,我就将他们的位置减少了,呈现了少而精的格局,那时候,只有在港英政府讨论的时候,稍有不同意见,夹杂着一些不同意见,一旦决议出来,执行是非常一致而有效力。现在特首身边是杂乱的,似乎失去了权利的尊严,没有了规矩和章法。当时我对港督的位置作了非常精准的调整,同时也调整了首席议员的位置,并且在建筑的中轴线上,暗中装了一个水晶球。我想,这就是风水堪舆的作用。当然,也不排除港英政府在香港回归之前,暗中在香港风水上动过手脚,这一切不是耸人听闻的编造,对于香港的风水,我有权威的第一手资料,为此,从昨天起,分三天刊载我在2001年撰写的《香港风水》一文,您可以通过我14年前的旧文,窥见香港风水概况,同时也可以印证今天香港现状的必然。
李建军写于中国文化研究会
2015年11月13日北京
在香港与李鹏飞。
李鹏飞,香港政界的知名人士,港英政府时立法会及行政局议员,自由党首届主席,香港回归后任第九、十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香港风水》之二
(紧接昨天)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在这历史性的一刻,我只能在遥远的异地,注视着电视机的画面:“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当时,我并不在香港,严格地说,我尚没有资格进入香港,只能从电视机的屏幕上,我仔细欣赏了地处香港湾仔填海后新建的香港会展中心。若从尖沙咀看港岛的海景,鳞次栉比的高楼美丽得好像一幅画,而当中最显眼的当数香港会展中心的新翼,流线型的屋顶造型有如一只展翅欲飞的海鸥。
这幅美景,在外形上象征着香港的自由活力,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但在地理结构上是一大败笔,给城市规划留下一个难以挽回的遗憾,也为以后的政治格局留下了不确定的动荡。从香港地形的平面上分析,香港岛以上环、北角为突出点,而湾仔是一个凹点。上环与北角地形上的突出点形成恰恰形成了马鞍形弧线的行云流水。湾仔就是马鞍形弧线的底部,似聚宝盆,是香港风生水起的水口,使香港的生气凝聚不散,造就了香港从开埠至今的一百多年间,一个寂寂无名的渔港,蜕变为举世知名的大都会和国际金融中心、繁荣昌盛的家园。
但是,从总投资高达64亿港元、总面积达24.8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落成后,香港的格局改变了,这使我想起,在我但任香港土地开发总公司顾问的时候,曾呼吁过“客土无气”,切切不能在湾仔填海造房。
1989年,应香港土地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石礼廉先生之聘,出任香港土地开发总公司的顾问,参与了香港城市规划和城市布局机构的策划。特别是香港楼房的拆迁与填海区的规划、新地的开发的策划。在湾仔添海工程策划中,我一再的重申,湾仔不能填土营造建筑。当时参与策划、设计的专家对此并无认识,甚至外国的专家也问,为什么不能在湾仔填海建筑,我曾专门给他们作了分析,首先是“客土无气”,虽说中国传统风水门派甚多,但各门各派对“客土无气”的规律是一致公认的。早在宋代就有关于“客土无气”的案例,有一個贵为宰相的大官,搬迁时却选中了一个有低窪不平的凶宅,所以请教风水先生,当时他找到了一位自称精通地理而实际上一窍不通的二把刀,同时又轻信了这位二把刀的建言,将从外面移来的泥土填平了屋内一些低窪之地。宰相以为此举化解了风水的凶险,所以坦然地住了进去,时隔第三年,宰相因此遭受了灭顶之灾,家破人亡。香港填海之土,皆为客土,外来之土不单本身没有地气,同时会阻隔被填地的地气,只有在数十年之后,才能反客为主。其次,在湾仔填海,破坏了香港作为东方明珠的地貌地形。
以香港的版图为例,界限间横向与纵向的弥敦道是个重要的点,是香港的一个旺点。这个旺点,通过弥敦道一直而下,由旺角、油麻地、尖沙咀而直接隔海对应的就是湾仔。同时弥敦道下方又有一条地下铁道,这个地铁的方向,也直接连接着湾仔。这就形成了旺点与旺穴的接应相连,正确的接应到由上环至北角所形成的一个马鞍形弧线的湾仔,恰是香港风生水起的水口。
由此而展开,我们清楚地看到九龙与大陆一脉相连,九龙与大陆以梧桐山为传播脉,传到香港。梧桐山山高林密,主峰山泉汇入天池,池内深不可测,积天地之精华。山上的天池水顺谷而下形成了壮观瀑布群,春雨时一泻百米,声如洪钟,激起千层浪,散出万束雾花,异常美丽。天池水注入龙潭底有一小洞,内藏珍贵的金尾娃娃鱼和山龟。梧桐山的脉气经由旺角、油麻地、尖沙咀这一路的传播,形成了一个九龙戏珠图。
元代诗人张翥有《题陈所翁九龙戏珠图》,赞曰:“两龙颉颃出重渊,白日移海空中悬。一龙回矫一倒起,侧磔胡髯怒喷水。大珠炎炎如弹丸,爪底云头争控转。一龙仰首逆鳞露,两龙旁睨巷崖蟠。怪风狂电浩呼汹,天吴山卒立八山动。一龙后出尤崛奇,半尾戏绕蜿蜒儿。儿未生角已神猛,一顾却走千蛟螭。陈翁砚池藏霹雳,往往醉时翻水滴。便觉天瓢入手来,雨气模糊浑是墨。我尝见画多巨幅,颠荡惊涛骇人目。何如此笔穷变化,三尺微绡形势足。是翁前身定龙精,故能吸炎欠奔精灵。卷图还君慎封锁,但恐破壁飞空冥!”此图中的描述,正能引证九龙戏珠格局之玄妙,变幻之美妙。
何为“龙”?《说文》中说“龙”是鳞虫之长,能细能巨,能长能短。《北大荒经》:“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具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谓之龙。”是“龙、鳞、凤、龟”四灵之首,是至高无上的表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本文中引述的“龙”,实为地理中的山脉。
(明天将刊载香港风水回顾三天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