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顾长卫 让你从容看到百元大钞的美(图)

顾长卫 让你从容看到百元大钞的美(图)

2015-11-24 08:49 文章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创作

微距镜头放大百元纸币局部

顾长卫称他的创作之所以聚焦于百元纸币这个主题是因为所有的爱恨情仇都蕴含在其间,“纸币很接地气。我们对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内容都知道。 但有时又未必那么熟悉它。每张钞票都有一个编号,就像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份证号码。而纸币来到这个社会,也有点像计划生育,印多少不能瞎印。每张都有不同的 去路,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纸币其实立体地构成了我们自己生存的环境。”

在具体的创作中,顾长卫用微距镜头呈现了百元纸币中的局部和细节,将它们放大成平面摄影、装置、影像,纸质存在内部的卷曲盘绕的线条、数字、水 印、人物形象,甚至油墨本身,以及人在纸币流通中留存的痕迹都是顾长卫聚焦放大的对象。通过微距镜头,百元纸币上的局部有规律呈现的同时,竟也呈现了那种 如同绘画的肌理,以及浮雕效果。而每幅作品也并非是随意堆砌的一组“乱码”。“X”和“Y”代表的是百元纸币上的坐标,“F”表示钱币的正面,“B”表示 钱币的背面。

顾长卫还透露为了让这些作品称得起当之无愧的当代艺术,他在打印时专门挑选了德国收藏级的纸张,无论是颜色的还原、清晰度或者色泽的保留上,都是最高的标准。

■ 回应质疑

不务正业?

顾长卫说一点都不担心被外界质疑不务正业,“我相信每个人都不务正业。每人都务正业的话,日子就有点呆板了。在今天这个大环境中,不务正业就是 正业。比如大家熟悉的电影的方式,现在门槛和技术的标准越来越低和宽阔,所以电影、电视和网络已经不分了。而在当代艺术的领域中,视频、多媒体、综合材质 都混合在一起,很难去划分了。也很难划分哪个是正业。你看(冯)小刚都得了金马奖,也是不务正业的事。”

为何不心慌?

顾长卫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也不心慌。其原因在于,摄影、视频等当代艺术的创作也是在“做自己的专长,还是挺像拍电影的,所以我觉得这次展 览还是有不心慌的一面。”圆厅展示的视频在创作过程中与顾长卫此前拍电影差不多,两者区别在于,“影院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欣赏需求更加剧情化,但美术馆里 的视频影像艺术更加阳春白雪一些。”

还有一个原因也在于他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当代艺术的创作中,不是说需要作品有多么复杂和费工夫,而是需要更多地寻找一些机会、一种角度和一种对话的观点,它更像观念的东西。”

声 音

顾长卫是个创意大师,每个细节都很有想法。在创作中,他把平民化的、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百元纸币用微观放大的形式变成艺术。这是很重要的。我觉得 它能给人一种启示,在人们日常司空见惯的生活中能够发现美,善于观察就会做出深入人心的作品。当然在欣赏美的同时,顾导的作品又有着对功利色彩、金钱的反 讽。

口述:马书林(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 顾长卫聊当代观念

将百元纸币上的符号转换成作品

顾长卫说,他喜欢百元纸币很久了,喜欢摸它的质感。在他的创作中也有聚焦于整捆百元纸币,“捆得踏实,看着踏实,其中的美感也不同,力量重量都会让你觉得安全。”不过尽管喜欢百元纸币,但顾长卫也直言,如果将百元纸币影印了挂在墙上,那是会遭人笑话的。

不过在当代艺术的观念创作下,顾长卫找到了一个机会从容地将百元纸币上的符号转换成作品,进而从容地让人得以挂在家里的客厅上。类似他将纸币上的色彩通 过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进行创作,进而形成一种色彩秩序,形成了一种美感,“我觉得还是可以找到一个方式,让我们可以从容地看它的美。看它的颜色带给人的情 绪,也是一种互动交流吧。”

将艺术和生活的价值连接在一起

观众进入顾长卫的展厅现场也要经历影院那种黑屋子的感受。当你走到圆厅正中时,就会欣赏到一组以人民大会堂为背景的影像作品。巨大屏幕拼接的画面让人有如身临其境。

顾长卫告诉记者,这件作品虽然看着与其他作品形式、内容不同,但依然聚焦于百元纸币。“人民大会堂不仅仅是纸币背后的图案,也在我们生活中。它是立体的,存在于我们中间。我希望将艺术的价值和生活的价值连接在一起。”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