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上海200多家艺术品拍卖行关门 拍卖行遭遇“寒冬”?(图)

上海200多家艺术品拍卖行关门 拍卖行遭遇“寒冬”?(图)

2015-11-25 08:43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 data-mce-src=

每年春秋两季的大拍是拍卖行头等大事,一方面是大赚的机会,另外也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和实力,但从今年春拍开始,北京、上海等地多家中小拍卖公司就相继传出暂停拍卖的消息,大拍卖公司在秋拍中也缩减拍卖规模,节省成本开支,如今不是互相比谁的高价拍品多,而是比谁的拍品估价又低又好。在各拍卖公司忙着度过最严峻的生存挑战时,手中仍有充裕资金的投资者则可以享受抄底了。

小拍卖行已无生存空间

“上海有200多家艺术品拍卖行,真正拍起来,也就那么几家,就是这几家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在吃老本。”一位艺术圈内人士如是描述当下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惨淡景象。

而在内地艺术品拍卖中心的北京,中小拍卖行也是生存维艰,从今年春拍开始就已经有数家拍卖公司公布暂停举办拍卖会。在艺术品市场迅猛上涨时,大量藏品和买家拥入拍卖市场,由于大拍卖行对于征集藏品的档次和估价、买家的资金能力有更高要求,一些过剩的拍卖资源则流向了门槛更低、更灵活的中小拍卖行。

“小拍卖行也许在征集到几件不错的藏品后,过几天很快就搞一场拍卖出来,不像大拍卖行要举行一场拍卖前期工作那么复杂,比如宣传、场地、讲座等等。”收藏爱好者赵磊曾经很喜欢去小拍卖行里“淘宝”。

“参加小拍卖行的拍卖会是很考验眼力的,因为藏家都冲着大公司的名气去了,小拍卖行征集藏拍品难,所以门槛放得很低,拍品里鱼龙混杂,赝品比例相当高,但是眼力高的收藏者也有捡漏的机会。”赵磊说。不过他表示所谓的“捡漏”不是说像几十年前,很多人都不懂收藏,把宝贝当成白菜卖给你,而是说相对的价格差,同一件藏品放在大拍卖行里要比小拍卖行估价高出十几倍不止,当然前提得是真品。

近两年赵磊已经不再光顾小拍卖行了,“预展上满眼都是赝品,假得太过分了,最终把自己招牌彻底砸了。”

艺术市场评论人牟建平认为,三线小拍卖公司受冲击最大,国内艺术品拍卖公司数量太多,已经过剩了,小拍卖公司的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再过5到10年,国内将会有一批小拍卖公司关门消失。

几家大拍卖公司虽然垄断行业资源,但近两年的大拍规模场面也在缩减。“某国内知名拍卖公司以往春秋大拍有二三十个拍卖场次,仅书画拍品就有1000多件,加之各种相关讲座、论坛、展览、酒会等,轰轰烈烈地像一场盛宴般热闹。”牟建平说,但是今年秋拍书画拍品减少到了几百件,一来节省成本开支,提高精品数量,以保证成交率和成交价格,泛泛的作品都进不了拍卖会了,另外为拍卖会做的造势排场也都少多了,能省则省了。

很多小拍卖行只能将眼光投向年轻艺术家,试图从他们当中挖掘到有潜质的新资源。但是他们的实力有限,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去挖掘青年艺术家。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