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不朽的敦煌:喜玛拉雅呈现大型敦煌展 对话当代艺术(组图)

不朽的敦煌:喜玛拉雅呈现大型敦煌展 对话当代艺术(组图)

2015-12-01 08:57 文章来源:凤凰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当代板块】邱志杰,总会有人信,Some People Always Tend to Believe,245x126cm,2015,纸上水墨

▲邱志杰,总会有人信,245x126cm,2015,纸上水墨

李勇政 盐的冈仁波切  装置作品   尺寸:可变尺寸  材料:食盐5吨 加湿器   水

▲李勇政, 盐的冈仁波切 ,装置作品,可变尺寸, 材料:食盐5吨 加湿器 水

One Million Times'OM MANI PADME HUM 唵嘛呢叭咪吽一百万遍(6) 134 x 102 cm Maker Pen、Handmade Paper 马克笔、汉皮纸 2014-2015

▲ 唵嘛呢叭咪吽一百万遍,134 x 102 cm , 马克笔、汉皮纸, 2014-2015

邱志杰的“世界地图计划”《总会有人信》,将研究、写作、幻想和旅行脚本综合起来,创造出他观念中的文化地图;李磊为本次展览专门创造了一组经历了历史和社会洗礼的破损佛像造型《佛不语》,与他抽象静谧的油画作品“面对面”产生有意味的对照;丁乙的黑色或荧光色的米字格绘画,让人感受到的是“后信息社会”中的禅意;何成瑶的《唵嘛呢叭咪吽一百万遍》,将每秒钟“滴答”的声音,用笔以点线形式记录,禅修式地记录下流失的时间;蒋正根的油画,则是用点苔的笔法创造虚空的意境;石至莹作品中借用灰白颜色让众佛模糊了其具体的宗教涵义而成为了单纯重复的形状,简化成像沙海一样,佛像如同细沙;同样文豪仅仅是在展厅的墙上钻了一个洞,让墙灰自然地落下并堆砌,给观者提供了冥想体验;李勇政作品《盐的冈仁波齐》用工业盐堆成小山型,盐在展出过程中不断塌陷、溶解,象征信仰的精神之山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步崩塌;郭工的声音装置作品《心经》同样关注人的精神状态,艺术家借由此表现出了内心与外在表象之间的隔裂与微妙的关联;邵译农和慕辰的作品是用黑色天鹅绒包里的镜子,华丽的天鹅绒与无法映射的镜面暗喻了被遮蔽的现实;张克纯的纪实摄影中记录了在黄河沿岸的一个废弃矿场中的巨大佛像,表达了对社会高速发展中的反思;谢升皓的纪录片《那个喇嘛》记述从小在佛学院长大的圆峰,在他刚好18岁时有机缘到五光十色的大都市北京,返回佛学院后又觉得北京的经历非常虚幻;朱乐耕的陶瓷雕塑是佛教艺术图像的再演释。他为研究佛像手势,跑遍国内佛教石窟,做了大量研究,其作品的空灵形象、细腻柔和的陶瓷质地,表现内心的修练与智慧的自然融合;倪有鱼《观音皂》的创作则更像是社会调研:他将翻制的上百块观音造型的肥皂,分发给不同年龄、国籍、职业、信仰的人们,任由人们按各自习惯使用这“观音皂”,经过一段时间记录并回收后,再呈现每一尊经过不同受众“消费”过的观音皂。此外,李洪波的纸质作品,用民间艺术“纸葫芦”的方式重塑丝路上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形象。许静的书法装置,用传统书法重新演绎佛经。还有何汶玦的油画作品,重新记叙丝绸之路上的现代社区、人文与自然景观。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