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我对未来艺术品市场的判断(图)

我对未来艺术品市场的判断(图)

2015-12-01 09:21 文章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孔祥东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我对未来艺术品市场的判断

李可染 《万山红遍》

孔祥东(南京) 作家、收藏家。江苏省作协书画联谊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传世艺术品应该产生于非商品经济的创作环境下,因为艺术虽有商品属性,但它毕竟不同于普通商品,不大可能预设以传世为标准的制造程序。如果可以预知什么能够传世,就可以大量制造,并且预支未来的价值。现在大量的艺术品都是以未来增值概念让持有人买单,甚至不需要像普通商品那样有严密过细的生产流程,只要贴上一个大红大紫的票签就行,这个票签就代表艺术的全部,没有人追问票签下的实质。

当今艺术品市场正处于疯狂炒作后的回归,每到拍卖季就有人以龙头拍卖公司的一两件龙头拍品预测艺术品市场开始回暖,他们总是唯恐天下艺术品价格走低,为艺术品拍出天价而兴奋。水落石出后暴露出前几年几件4亿多的天价拍品,不外虚假成交或成交后未实际完成交易。天价的破灭影响了做发财梦的投资客,他们经常高价竞得拍品,并不提货,等待下一个拍卖季的行情,涨了提货换一家拍卖行继续拍卖,或掮给一位富商赚取差价,跌了就逃单。有一份统计,说成交千万以上的拍品,未付款的比例是:2011年51%、2012年56%、2013年56%。尽管如此,并不影响有实力的真正买家对一流艺术品的角逐,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有限的传世艺术品总是那么稀缺。我们完全相信1、2个亿左右成交的精品确实是事实,并且这些巨额艺术品的产生与低端市场的走势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是有钱人的消费,不是投资。

1990年前后,日本经济过热时购买的世界一流名画,20多年来有记录通过拍卖回到西方的,基本没有增值,而同期美国经济增长一倍以上,这无疑对我们当今的天价拍品未来有所昭示。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传世的一流艺术品代表人们对过去时代艺术成就的认定,有着永恒的价值,但价格取决于人们的购买意愿。随着未来经济发展常态化,人们的消费理念会趋向于理性,属于中国的艺术品,不会价格一直上涨捅破天,而是会围绕价值涨跌互现。越是离我们近的艺术家,身份越不肯定,他们尚有待于历史的进一步淘汰。在拍卖会上,20世纪100年的书画作品数量远远超过整个古代书画的数十倍,这类能够被一流拍卖公司看重的书画,其基本价值或许没有问题,但未来价格不会只涨不跌,它们的去向有待于未来人的认识对其消化和分流。

普通大众手中的艺术品数量超过上拍艺术品的数百倍,未来将何处去?试想,现在能够上拍的艺术品还要进一步被淘汰,不能上拍的低端艺术品会在未来跻身于拍卖吗?《2015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有个数据:不到1%的艺术家作品,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销售额。我估计,民间的许多艺术品仍不在另一半的销售额里。我们不妨到欧洲老牌发达国家去考察一下古玩店,所售的东西方艺术品都比我们本土低很多,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淘宝大军涌向海外,已经把价格买上去了。所以我认为大众藏品只能是未来古玩市场的货源,进不了古玩店的则会沦落到旧货堆里,等待有收求旧物癖好的人去挑选。

我劝所有购买艺术品的人,如果不是出于对一件物品的喜欢,而做收藏增值的发财梦,即使增值是可能的,未来不确定的增值部分你已经向推销商预支了,这叫寅吃卯粮。如果确信艺术品未来能够普遍增值,那么未来出生的艺术家去干什么?这叫越俎代庖。每个时代的艺术品只能着眼当下的消费使用,在流传中进入下个时代并接受筛选,只有极少数能成为传世经典。

(来源:扬子晚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