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芈月传》穿错服饰戴错帽:后妃所梳高髻汉末出现(组图)

《芈月传》穿错服饰戴错帽:后妃所梳高髻汉末出现(组图)

2015-12-16 09:34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楚国大臣戴梁冠

梁冠诞生在汉代

在《芈月传》第一集中,楚国大臣觐见楚威武,大臣们戴梁冠。梁冠,是因为冠前缀有直梁而得名,而“梁”就是冠上的直脊,即用于装饰,也用于辨别等级。

《隋书·礼仪志七》记载:“梁别贵贱,自汉始也。”这句话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梁冠诞生在汉代,然而经过《芈月传》编导们的“妙手安排”,梁冠提前几百年前,戴到了楚国大臣的脑门上,是不是“戴错帽了”呢?

梁冠是一种礼冠,有一梁冠、两梁冠、三梁冠、四梁冠、五梁冠、六梁冠、七梁冠、八梁冠之分。

汉代千石以下的小吏用一梁冠,中二千石至博士用二梁冠,公侯用三梁冠。五梁冠也诞生于汉代,但是因为不合礼制,正统社会不用,戴五梁冠的多为叛逆者。宋代后出现了六梁冠、七梁冠,明代出现八梁冠。

除了以上所说的头饰问题,《芈月传》中的服饰还有明显的清朝服饰的痕迹,例如披肩(又称披领)是清朝才有的服饰,它是清代帝后百官及其命妇所用的一种领饰,以绸缎为之,裁为菱状,上绣龙蟒纹样,并加以缘饰。是不是因为导演郑晓龙拍摄了《甄嬛传》,而将剧中服饰重新利用呢?

其实,在战国时期,汉族的服饰并不是很丰富,后世的很多款式服装,在当时尚未出现。当时人们的服装主要以袍服为主。

楚国的袍子款式有三种类型,其特点都是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下裳连在一起。最为流行的是长袖,袖下部呈弧状,衣身宽松,有华贵的风度。此款至西汉时仍然流行。另外还有两款:一款后领下凹,前领为三角交领。两袖下斜向外收杀,袖筒最宽处在腋下,小袖口。另一款则是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后领直起,前领为交领(三角形),衣身较宽松。

当时的王后、命妇参加祭祀要穿礼服(祭服),主要也有三种:袆衣、揄狄、翟衣。翟衣是因为绣有翚翟、摇翟(也就是野鸡,古称翟)等图形而得名。这些礼服形制为袍,其中袆衣位居诸服之首,相当于君王的冕服,是祭祀先祖穿的。它是上下连属的袍服,隐喻女德专一。袆衣的颜色为黑色,用帛剪裁为翟(野鸡)形,上施彩绘,缝缀于衣上作为边饰,夹里衬白色纱縠(有皱纹的纱),以便显示出衣纹色彩。

揄狄为三祭服之一,是祭祀先公时王后所穿。其等级次于祭祀先王的袆衣,面料用青色,夹里用白色,侯伯夫人从君祭庙,照例无袆衣,而以揄狄代替。她们穿的揄狄面料则是用赤色,夹里用白色。

翟衣为三祭服中等级最低的一种。上自后妃,下至士人之妻,均可穿着。面料用赤色,夹里用白色。穿翟衣时,一般多用大带、蔽膝、足履赤舄(红鞋子)。

“袆衣、揄狄、翟衣”三翟与鞠衣、展衣、缘衣合称为六服。鞠衣面料用黄色,衬里用白色,嫔妃、公卿之妻朝会时穿这种衣服;展衣面料与衬里均用白色,无文彩,王后、卿大夫穿此衣专门用于朝见帝王及接见宾客;缘衣面料用黑色,衬里用白色,礼见君王时穿。

有关影视剧中服饰不符合史实的问题,由来已久。影视剧为了视觉效果,往往忽视历史的真实,又缺乏专业的服饰史学者指导,难免出现错误,该给编导们好好上一堂传统服饰知识普及课。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