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艺理论家陈传席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日前,韩国著名艺术家、美术评论家金兑庭对中国当代美术现状提出了直率而尖锐的批评,认为“中国当代美术的确走到了危险的边缘”、“艺术家写得画得都很快,自己的精神完全没有了”。对此,向以直道而言行世的著名美术史学家、文艺理论家陈传席表示完全赞同。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陈传席除了畅谈自己的人生、学术历程外,也对当下的中国书画界进行了强有力的针砭—他强调,文化底蕴的缺失是当代书画创作中的致命伤。
现代挑不出一两个代表性的画家
广州日报:最近韩国的金兑庭教授对中国当代书画现状进行了“大批判”,您同意他的观点吗?
陈传席:金兑庭的评论非常好,非常中肯,中国大多数评论家都难以说到这个点上。作为一个韩国人,能看得这么清楚,很难得。
奔马图 徐悲鸿
广州日报:就您看来,中国当代书画创作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陈传席:可以用“很差”两个字来评价,甚至应该说是一败涂地、全军覆没。早一点还有李可染、傅抱石、徐悲鸿等名家,现在却是挑不出一两个代表性画家。我想,问题的关键在于画家文化的缺失。没有文化功底,画画的基本功再好,作品格调也上不去。因此,对中国当代书画的前途,我个人比较悲观,如果美术教育不改革,难以出大家。唐诗为什么那么昌盛?就是科举考试要考写诗,于是形成了社会风气。现在美术学院招生,只看素描、色彩水平,不考传统文化,不考《经》、《史》、《子》、《集》,画家的文化修养能好到哪儿去?画画不过是沦为高考的终南捷径。虽然现在很多美术院校中有所谓传统文化教育,但那都是走过场。
一方面,画家的素质不行,另一方面,当代的书画热却可谓空前绝后,人人都想当书法家、画家,对此,我很担忧。像我认识的一位功力很深的医生,他还在主持国家项目,却拼命要调到画院工作,他说当医生很辛苦,而到画院上班,每日优哉游哉,出去游山玩水也是工作,钱也多,为什么还要当医生呢?画画变成了贪图安逸的终南捷径,能行吗?
我始终认为,书画是小道,不该孜孜以此为专业,更不该全民都想以此为专业。儒家强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首先“志于道”,再据德于仁,艺术才能有所成就。如果没有大见识、大胸襟,每天写写画画,永远只能在小道上转悠。像毛泽东、鲁迅、于右任,他们的字多好,他们哪位又是专业书法家?可见,书画是意识形态,没有文化底蕴和社会阅历等大道为支撑,永远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