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宋冬在现场讲解作品
2015年12月18日,“北京之声——宋冬:剩余价值”展在佩斯北京举行。本次宋冬最新个展作为宋冬2015年的收官力作,展出了宋冬继“物尽其用”和“穷人的智慧”系列后“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分,最新创作的“剩余价值”系列作品,呈现出了艺术家以“废弃垃圾”为创作对象所做出的观念探索。
废弃物失去使用价值后还有什么“价值”?
展览题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取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与马克思理论中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不同,而指的是这些作品的原料所用的物品作为被扔掉的垃圾已经没有了作为商品的价值,而因为艺术家认识的转换而变成了一个艺术品。宋冬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很多日常生活中被忽略掉的废弃物和垃圾,它们的价值好像已经被使用完了,没剩下什么了,就把它扔掉了,但你扔掉的时候是在放弃它的价值。那我在想我们放弃的是什么?在其中是不是有我们不应该放弃的东西。因此我从废品中找寻灵感,创作了这一批作品。”
宋冬新作“剩余价值”可以被视为的延续。在“物尽其用”中,宋冬以当代艺术的手段完成了对日常物品价值的重新确认,这组有着浓重中国家庭气息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和强烈共鸣,验证着宋冬作品中个体情感的普世性。而在延续的系列“穷人的智慧”中,他将个体记忆与大众记忆交织在一起,去呈现从市井生活的窘迫中爆发出的创造力。
在“三部曲”的最新系列“剩余价值”中,他进一步探索了日常物的美学价值。这组作品均改造自垃圾废料,它们在被废弃之时便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使用价值,艺术家将这些日常之物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功能剥离,呈现出有着独特视觉愉悦感的抽象装置。
展厅门口堆放的废弃窗框、门框
展厅门口堆放的废弃窗框、门框
窗框、门框拼接——从具象走向抽象
在进入展厅前,堆在展厅门口的那一堆像是垃圾的东西,艺术家认为其实那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艺术家说其实他就生活在那样的一个状态之中,很多的视觉灵感来自于这样一个环境,也正是这样一个环境塑造了我们的视觉美感。这些废弃物其实都是艺术家在废品回收站收集的,这些废料都是平房改建时人们扔掉的材料,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变迁,一个时代的印记,和一代人们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