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作品2015年成交TOP10 (注: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而谈及夜场潘天寿《鹰石图》的过亿“突破”,虽然未透露出神秘电话买家的身份,但对于成交价格,他表示是其预料之中:“原来我想着成交价可以到亿元,没想到落槌价就到亿元了,所以超出了我们心理预期一些,我原来想像如果能达到8800万-9000万,我们就算成功了,也许在高峰时期,这件作品拍到2-3亿都有可能,但是在市场不算好的情况下,所以这个结果还是很令人满意的。最终成绩也有所突破,潘老作品在上海过亿,特别是在今年整个市场不是特别好、整个经济萧条的时候,给了我们艺术品市场非常大的提振。从市场表现看,没有露过面的、精品还是受到藏家的关注,市场不缺钱,缺的还是生货和好货。”
2011年-2015年潘天寿作品上拍数量与成交比例柱状图(注: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继续这一原则,在记者所统计的另外一组数据中,则更加凸显潘天寿2015年度上拍作品的质量,和以往黄胄年等所不同的是,在2015年各大拍卖公司所释出的潘天寿作品中,高估价的作品均成功竞拍,其中2件过亿元拍品,6000万元以上的拍品有2件,500-1000万元的拍品有6件。而如果这一数据放大来看,据雅昌艺术网数据(达标公司数据),从2011年开始,潘天寿作品共上拍305件,成交234件,成交比例76.7%。
迟来的“价格认同”
或许正如上海拍卖中迟来的亿元时代,对于艺术大师潘天寿而言,早已经应该有亿元成交的作品,他的艺术成就不逊色与任何一位亿元的艺术大师,在2015年的合力状态中,集中出现的潘天寿精品巨制,让这位艺术大师成为讨论热点,同时这个价格也是潘天寿个人价值的回归。
另外一个让笔者感到有所不同的是,和2013年度的黄胄年相比较,今年的潘天寿并没有占据每一家拍卖公司的封面,释出最多的是在中国嘉德,而黄胄年则是在2013年度占据了几乎所有的封面。早前匡时拍卖董国强在黄胄作品集中出现时表示,这种情况更多的是机缘巧合,比如黄胄基金会的集中释出,以及黄胄藏家的集中释出,几件重要作品同时出现在拍卖场,这会造成一种连环效应,推高作品价格。重要的作品如果明年或后年出现,肯定也能或取得更好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