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最具投资潜力中国画家·王悲秋(组图)

最具投资潜力中国画家·王悲秋(组图)

2016-01-19 09:22 文章来源:上海资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悲秋在多年创作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心得和体会,2013年初他将自己长期创作的经验,潜心整理,编纂了三部大型技法书《大山水技法》《国画海景技法》和《草虫技法》。《草虫技法》一书,已于2015年4月出版发行,并在同年11月被《中国书画报》连载刊登。《大山水技法》与《国画海景技法》也进入最后的整理校对阶段,相信很快就能与读者见面。这三本大型精装技法书,融学习传统、写生、创作为一体,集欣赏、研究、学习于一身,详细解析了他作画的每个步骤和细节,以及艺术探索的过程和观点。

悲秋用扎实的笔墨功力,创作着一幅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巨幅山水作品。多年来,他应邀为中南海、玉泉山创作《观海听涛》《玉泉春晓》《玉泉秋晖》《黔中印象》《天上君子》;为中宣部创作《太行秋晖》和《春云晓霭》;为外交部创作《秦岭雄尊》;为天津市迎宾馆创作:《春融只待乾坤醉》《太行自有真丘壑》《长风方破浪 一气自横秋》《山水有清音》和《揽江山之宏壮兮 莫善美于朝晖》等等。还应邀为许多省市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创作许多尺幅二丈、丈六、丈八甚至十余米的山水巨作,悬挂在重要厅堂及会议接待大厅,受到各界人士的一致称赞,并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首肯和亲切接见。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发展,悲秋自2015年8月的盛夏,驾车赴山区写生,从山西、陕西至甘肃,沿途潜心研究、问道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已过知天命之年他仍不改拼命三郎的作风,依旧战酷暑、抗严寒,笔耕不辍。尤其到了甘肃漳县的贵清山,已是冰天雪地的冬季,全副武装的悲秋,只露出牙齿和一双洞察自然的眼睛,在摄氏零下十几度的峡谷仍然凝神静气细图岩壁苍松,一画就是一天,身上厚厚的羊皮马甲,无法抵挡透骨的寒风,每天作画手都被冻得又僵又痛,几乎握不住毛笔,画上一会儿双手就要又搓又哈,需用热水洗笔,即使这样笔锋上还时不时的结上冰花。尤其太阳一落,彻骨的寒气便慢慢袭来,气温骤降至零下十五六度,即便如此,天黑前他也从不收笔,在返回宿营地的途中,如果天空尚有些光亮,他还要画上一两幅速写,经常打着手机电筒写生至夜幕降临。从大暑写生至寒冬腊月,无一日间断,沿途的山山水水和各地迥异的山川地貌,无不强烈的吸引着悲秋,使他留连忘返,为了山水画的精进,下定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将写生进行到底。


图片2.jpg

  《玉泉春晓》170×380cm中南海藏

【悲秋境界:任尔东西南北风】

他三岁涂鸦,描尽身边花鸟草木,人物走兽,少年情怀都是画;他师法自然,为得其神骨,踏遍50余座山岳河川,常常入山时夏,出山已是冬月。他写生路上,住过山洞,宿过马厩,晒伤冻僵,蜂咬虫叮,涉身险境,几次次死里逃生。他为表现各异的山川地貌,自创笔墨皴法,“叠脐皴”、“苔披皴”、“豆虫皴”等皆是他的心得;如今,他的画作走进中南海、中宣部、外交部、铁道部等重要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厅堂,一幅幅静默不语的画作背后,无不大气磅礴地彰显着一种“悲秋”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