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艺术和搞新花样区别在哪(组图)

艺术和搞新花样区别在哪(组图)

2016-01-22 08:55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实际上,我们从未面对一个单一的传统,更从未面对一种单一的标准。如克里斯特勒所言,在今天(或者在任何时候),“即使认为原创性是艺术杰出性的一 个必要条件(我不这样认为),我也将提出强有力的理由证明它至少不是一个充分条件。……原创性不是艺术作品中的主要因素,并且不应该是艺术家的主要目标。 他的目标应该是制作一件好作品,如果他成功了,那么他也将成为原创的。”[3]

(胡昊、和文朝与吕楠对本文初稿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此一并感谢)

注释

[1]见福柯、本雅明、阿甘本:什么是当代?,汪民安:《什么是当代》,新兴出版 社,2014。对于福柯,当代性的发生伴随着对问题化的过程的诊断,它是一个在特定的时代意识到这个时代的断裂性的状态;对于阿甘本,当代性则是一个与时 代产生距离而得以回望这个时代的状态。在福柯-阿甘本的意义上,这种当代性更多的意味着同时代,可以被放置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来进行讨论,而他们的概念都 涉及到一个行动的主体(处于特定时代中回望自身的人)。见我们的当下为何,福柯:《福柯直播(1961-1984年访谈录)》,王立秋译;何为当代?,阿 甘本:《什么是装置》,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9

[2]在格罗伊斯的叙述中,我们的时代是这样一种时代:“我们于其中重新考量——不 是抛弃,不是反对,而是分析和重新思考现代的规划。”“当下已经不再是一个过去通往未来的转折点,它反倒成了过去和未来的永久性重写,对于历史的永久性重 写的场域。”而在此情况下,“当代艺术可以被看做是和对现代规划的重估相关的艺术。……不仅意味着在场、在此时此地,还意味着“同时间一道”而非“在时间 之内”。”详见鲍里斯·格罗伊斯:时代的同志,《什么是当代艺术?》,e-fluxjournal编,金城出版社,2012

[3]“创造性”与“传统”,克里斯特勒:《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邵宏译,东方出版社,2008

[4]创造性:概念史,塔塔尔科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5]艺术:概念史,塔塔尔科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6]美:概念史,塔塔尔科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7]歌德,艾克曼:《歌德谈话录》,洪天富译,译林出版社,2002

[8]艺术的近代体系,克里斯特勒:《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邵宏译,东方出版社,2008

[9]就这点,歌德进行过批评:“最近出现的大部分作品之所以是浪漫的,并不是因为 新,而是因为病态、软弱;古代作品之所以是古典的,也并不是因为古老,而是因为强壮、新鲜、愉快、健康。”“就拿法国人目前的这场文学革命来说,起先要求 的也不过是较自由的形式。可是法国人并不停留于此,他们在反对旧有形式的同时,也拒绝以往的内容。……当读者尝惯了这种加了许多胡椒粉的饭菜之后,就嫌这 还不够味,永远要求更加强烈的味道。一个有才能的青年作家想产生影响,博得公众承认,而又不够伟大,不能走自己的道路,就只得牵就当时流行的审美观,而且 还要努力在描写恐怖情节方面胜过前人。在这种追求表面效果的竞赛中,一切深入研究、一切循序渐进的才能发展和内心修养,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对一个有才能 的作家来说,这是最大的灾祸。”见歌德,艾克曼:《歌德谈话录》,洪天富译,译林出版社,2002

[10]历史性与艺术性,达尔豪斯:《音乐史学原理》,杨燕迪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

[11]格林伯格做的是一种描述性而非规范性的叙述,具体到现代主义绘画而言,他所 梳理的通向平面性的过程只是他所观察到的一种现象,而非是对“现代主义绘画就是要通向平面性”的论断。但另一方面,他的确认为艺术的不同媒介都具有本质的 属性,而现代主义的发展正是要排除核心之外的东西,而直抵这些媒介的根本属性。由于格林伯格的影响力,这使得在实际艺术实践中不同作者的真实逻辑都被简化 为这种线性的叙述,或者说被迫放入这个线性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考察。但这种指责并不能由格林伯格本人来担责。

[12]对比之前所述的当代性对当下的强调,站在其对立面的恰好是这样的历史前卫主义,而非保守主义。

[13]未来教:先锋派与正统叙述,贡巴尼翁:《现代性的五个悖论》,许钧译,商务印书馆,2013

[14]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将这种艺术针对自身来思考的状况视之为一种乱伦:“为 艺术而艺术的东西已经太多了,它们提供不出多少精神食粮。艺术是非常具有乱伦性的,那是一种艺术对另一种艺术的反应,而不是对世界的思考。当它对艺术以外 的事物做出反应,并且的确是出自某种深层需要时,就会处于最佳状态。”见1987年6月10日基弗与唐纳德·库斯皮特的非正式对谈,收于《国际当代艺术家 访谈录》,翟晶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首页上一页2345678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