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
《厂甸庙会》
李晓滨
今年70多岁的邵丽玉从小在西交民巷长大,是地道的“老北京”,上世纪80年代定居于法国巴黎。临近春节,邵丽玉回到北京,并且带来十几件她亲手做的、表现老北京过年场景的布贴画。她说:“在国外生活这些年很想念家乡,因为环境和经历的隔阂,内心的苦闷很难和外国人说,感到非常孤独。”每逢佳节更思亲,所以她用布贴画寄托思乡之情。
邵丽玉曾在巴黎任职于一家服装贸易公司,经手从各国进口的布料。当她萌发做布贴画的念头后,便向老板提出一个请求,做衣服剩下的布头不要丢弃,留给她“做画”。心存疑惑的老板看到邵丽玉创作出的第一件作品时,大加赞赏,并且鼓励她多做一些“画”,将来办展览。
邵丽玉制作的《厂甸庙会》布贴画,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色彩鲜艳的碎布头组合成欢乐喜庆的节日场面。布贴画看似简单,其实很费工夫。布料的挑选是难中之难。邵丽玉为了表现灯笼内灯光照明的透亮感,千挑万选才找到了做日本和服时剩下的渐变色的红色布头。仔细端详画面,会发现那一盏盏灯笼从中部橘红到外部深红蔓延开去,真的感觉里面点燃了蜡烛。
“我有一次很偶然地看到铁锈红的印度绸布头,这很像中国古城墙的色彩,就赶紧收起来。这种浑然天成的颜色是很难得到的。”这块布料也刚好用到《厂甸庙会》里的红墙。完成一幅布贴画并非想象中的剪剪贴贴,其实比画画难多了。画画可以使用颜料调和出自己需要的颜色。但布贴画的每个细节,是需要各种花色图案的布头拼接,往往需要等待很久才能遇到合适的布料。只有凑齐切合主题的色彩、质感和花纹,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厂甸庙会》里的人物衣着鲜艳,表情欢乐,展现出众多人物的不同姿态,像舞龙、敲锣、放鞭炮、放风筝、奔跑,既有庙会人流的摩肩接踵,又讲究绘画艺术的留白效果,一块块看似普通的碎布头,形象地表现出北京春节庙会的众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