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雍、乾三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期,集历代古瓷工艺之大成,而三代中又以雍正朝为顶峰,到了乾隆朝初期则略有下降的趋势,那原因何在呢?我们先从被誉为“瓷中皇后”的画珐琅瓷中,探寻其内在的根源。有人说,这与雍正帝对官窑瓷烧制的亲力亲为有关,这只说到了很小的一部分,因为乾隆爷对官窑器烧造的重视程度也是事必躬亲的。我们从清宫档案不难找到此类记载:乾隆六年四月十二日唐英被责问“烧造上色之瓷器甚糙,釉水不好,瓷器内亦有破的,着怡亲王寄自唐英。”足见乾隆帝对御窑瓷的烧造过问亦十分细致,连上色和釉水都点到了。那为什么烧制出来的作品仍不及雍正时?以珐琅彩为例,雍正时画珐琅的画师都是当时风靡画坛的一流高手,如戴恒、唐岱、贺金坤、汤振基、邹文玉等,因此使绘在瓷胎上的画达到了蝶有绒毛,花含露珠之精绝。而乾隆时,这些高手竟移作他用,倒不是将这些宫廷画师贬谪了,而是将他们纷纷提升,以致“乾隆元年四月十四日,催总默参峨为画珐琅人不足用,另欲将画珐琅画人张维奇情商进内当差,照例行取钱粮,每月工含银五两,二八月衣服银十八两,回明内大臣海望,监察御史沈瑜,员外郎三音保准行。钦此。”乾隆元年不但画珐琅缺人,在烧珐琅方面也换了新人:“乾隆元年三月十七日,首领吴书来说,乾清宫苏培盛、交小太监何德禄、王成祥、杨如福、魏青奇四名,传旨,着给珐琅作,与烧珐琅。钦此。”可见竟然将这些小太监也用上了,其烧制质量自然不能与雍正时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