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这一举措从侧面证明了在艺术类高考的招生和录取上,院校拥有相较以往更多的自主权利。不同的艺术类院校也会根据其学院和专业的设置在不同门类的学科上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考核和录取方式。
除了一直以来面向全国的招生和录取之外,对于浙江省本省的招生制度近年来有了新的变化。“三位一体”招生政策由2011年浙江省颁布并逐步全省适用开来,中国美院也在这一政策之下的考核方式和录取方法上较以往都更为灵活和多样化。所谓的“三位一体”是指建立学业水平测试、面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
艺考过来人:青年艺术家对这个事件如何看?
艺术家王光乐,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现在的学生综合素质更趋向平衡,我想这个政策的出台也是美术高校对这个现象的应对,这个策略可以让学生结构更多元化。英语和语文的应试结果不等于二者的能力,门槛高低只是录取率的调节阀。
艺术家陆扬,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如果英语考试的硬性要求被取消,无疑将会有更多在专业技巧上有实力的考生能够进入他们理想的院校,我的高中同学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作为艺术家最重要的仍是创作,况且考试过关与否和实际的语言应用并没有直接关联。
艺术家杨心广,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这个政策对大部分艺考生来说肯定是个福音,但也会影响到一些语文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又热爱艺术的考生,这会使他们失去一些竞争优势。学生未来的发展都靠自己把握,当然文化基础还是很重要的。我认为艺考的变革还是要从专业考试上多做文章。
艺术家李然,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这种变化是近十几年高校扩招创收的又一愚蠢的举措。如今的艺考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谈不上好坏。语文和英语有所要求原本不是坏事,以前也很低,长久以来学生的素养早就不由学校决定了,这种变化不会对学生有什么意义,在这个国家,意义只是对于当权者而言的,你、我和未来这些学生都没有任何意义。至于未来发展,永远也不要期待政策的改变能影响我们自身根本的生命意义。
艺术家林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从前的想法是:文化综合能力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学习能力好比什么都重要,就算没有上学,也还可以继续学习。
(文章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