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孤獨之眼眺望天穹——杜覺民畫評(组图)

孤獨之眼眺望天穹——杜覺民畫評(组图)

2016-03-11 11:51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片7.jpg

   (二)

   面對杜覺民的水墨畫,觀眾感受到的震撼力,甚至是壓迫感和窒息感,雖然來自主題與思想的力量,最終是通過強烈的視覺張力傳達的。畫家宣稱:“筆墨本身是不值得研究的,它只是一種技術,是承載畫家思想、觀念和情感的媒介,最好的筆墨是讓人看不到筆墨!感覺你只能這樣畫才能表達這樣的境界”。不過,作品的內容和境界可以是公共資源,藝術門類的特色則在於表達的方式。思想載體的形狀和品質,決定了思想傳達的準確與深刻程度,吧這個載體發展成熟並運用純熟,正是藝術家的職業尊嚴之所在。

   早年的學畫經歷以及由絲工學院開始的正規訓練,使他的水墨畫具有西畫的背景,正如他所說:“吸取古今中外一切藝術之所長,為自己創造的藝術所用”。從表現光影的變化,到運用西畫的塗染法,以及非書法性的點、線、面語言,皆可作如是觀。他的風格又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相隔多年的本、碩、博三段學習提供了熔鑄新風格的最好機會。僅從他讀博前後的畫風看來,差異之大,遠遠超過了其他讀博的畫家。讀博之前在浙江畫院工作期間,他最為者力的是工筆劃,讀博期間則轉向大寫意,並迅速發展成熟。

   他的工筆劃寓寫於工,先用細勁的線條勾勒出主體人物形象,然後揉皺畫紙,再多遍漬染,人物輪廓內濃淡墨蹟隨著褶皺延伸,產生有如山石、樹皮、屋漏、風雪般的肌理效果,也使人物像是從背景中凸顯出來的一尊雕像。1997年(丁醜)所作《晚秋圖》、1999年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到21世紀初年所畫的一批四尺對開的工筆設色大頭像,大量地採用這一手法。在這一時期他還使用過另一種畫法,放棄了揉皺手法,只在局部使用類似揉皺的皴擦和水漬。如1997年(丁醜)的《霧》、1999年的《晨曦》,雖然主色調由赭黃變為淡青,具有霧氣或晨曦中的潮濕與清新感,人物及其背景聚成一個團塊,佔據了畫面的大部分,天與之形成強烈對比,並使人物富於雕塑的質感與力度。在此基礎上,他還進行過其他的嘗試,如2000年(庚辰)所作《七賢圖》,延伸了水漬式皴擦和淡青色調,但又用白粉和朱砂顏料加強工筆重彩效果,人物的變形造型則受到南京畫家的影響,終與他的本來面貌相去甚遠,只是偶爾為之。大約在開始讀博期間他所畫的一系列寫生大頭像,回到赭黃色調,漬染變得簡單,人物面部用大量皴線來完成結構、質感和肌理,實際上已經開始由工筆向寫意過渡。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